【本報訊】母親照顧子女責任重大,不少年輕人爭取未婚前當「見習媽媽」,學習照顧小孩。協助年輕人面對未婚懷孕問題的「母親的抉擇」,現時每星期有400名義工輪流照顧24名與媽媽分離的嬰兒,還有1,800人正在排隊等候當他們的「媽媽」,當中超過兩成半更是年輕學生。 記者:黃慧珊
「母親的抉擇」嬰兒護理部現時有24名嬰兒,他們多是未婚媽媽沒能力撫養的孩子;雖然沒有媽媽在身邊,他們卻不愁寂寞,衣食住行都有400名不同的「媽媽」照顧,更有1,800人正在等待照顧他們。嬰兒護理部主任陸翠珊在母親節前夕接受訪問時表示,對有如此多的有心人表示感觸,「咁多人同我哋一樣,都希望可以照顧呢啲BB,我覺得好幸運、好開心。」不過現時已有充裕人手,故暫不會再招收義工。
預備結婚後身兼母職
正在1,800人等候行列的大專生陳珮琪表示:「之前無諗過做義工都有得湊BB,所以好想嚟試下。」她說,將來也想當母親,但奈何現時連如何抱嬰兒都不懂,「我同其他人嘅BB玩,佢哋多數唔睬我,我抱佢哋又喊,所以我真係好想學吓點做一個好媽媽。」
曾當義工兩年的大專生梁曉盈亦很喜歡嬰兒,「所以我嚟呢度湊吓BB,幫人之餘仲可以同佢哋玩吓。」她認為,雖然跟嬰兒玩很開心,但感到責任重大,「試過有個BB病咗我同佢換片,佢郁嚟郁去,整到我成手屎。」她表示,自己照顧過的嬰兒被人領養,會感到很無奈及失落。
今年18歲的麥卓民是少有的男性義工,他每星期都來照顧殘障嬰兒,現時仍未有女朋友的他表示已預備將來結婚後身兼母職,「我𠵱家學定,如果第日老婆怕麻煩或者唔識湊,我都可以幫手嘛!」當了半年「見習媽媽」,他已學會哄嬰兒的絕招,「如果佢哋爭玩具,就要趁爭輸嗰個未喊之前,拎第二件新玩具畀佢;如果佢真係喊,惟有將佢拋高同佢玩,咁就唔會喊,萬試萬靈。」
童年簡單快樂最重要
該會也有不少已為人母的義工,50歲的周周惠芬在嬰兒身上重新得到啟發,周太的子女已長大,而且學業成績優異,原本理應功成身退享福,她卻選擇到「母親的抉擇」照顧殘障幼兒,及後才發現以前當媽媽不合格,現在「take2」由頭學起,明白簡簡單單讓孩子有個快樂童年最重要,「以前以為自己係個完美嘅媽咪,𠵱家諗返轉頭,我畀啲仔女太大壓力,搞到個女考公開試成日胃痛,𠵱家見住啲BB咁易滿足,我先知原來開心可以咁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