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inyouriPod?」年前這個問題曾經是潮流人見面打招呼的開場白,代表着最潮的聽歌方式;今時今日經已無人如此煞有介事:聽歌即係聽MP3!上網有大量音樂MV任睇任聽,CD唱片銷量插水式下跌,難怪唱片業大哥們慨歎本地流行樂壇今非昔比。
不過在DigitalDownload盛行的今日,一批80年代流行歌手的原版CD依然有價有市,企硬過千仍不愁無知音人。何解?樂評人、二手唱片舖老闆異口同聲皆話:MP3嘅垃圾音質同CD無得比。
記者:吳小明
攝影:何家亮
最貴價:林志美賣$5,000
本身是音樂發燒友的MusicShop老闆Anthony說,現時年輕一代聽歌的習慣經已全部以下載MP3為主,根本對音質的要求是零,只求有得聽就得。會搵原版CD來聽的客人都是30歲以上的一群,因為第一版推出的CD肯定是最初的錄音,母帶一定最接近原聲;而後期推出的復刻版再入錄音室左執右執,就算聲再靚都無咗當初的原汁原味。
雖然大部份80年代歌手都經已一一推出復刻版,但Anthony說他們的原版CD仍然有價有市,價錢當然無未出復刻前咁犀利。未出復刻前林志美的原版CD賣4、5千蚊1隻都去得到,就算去年推出一系列復刻版後,原版仍可以賣到1、2千蚊1隻。另外是歌手派台的Promo碟,尤其是已過身的歌手如張國榮、Beyond的家駒等,因為物以罕為貴,所以亦一直有人問津,以一支單曲來講,可以賣上數百元都算是驚人數字。(M)
日本印CD價最高
CD是80年代的產物,第一枚CD於1982年誕生。CD特攻老闆阿明說,直到90年代初,香港都未擁有壓製CD的技術,而整個80至90年代初期,所有本地歌手的CD都要往外地壓製,當中以日本版最為靚聲。由於日本的電鍍技術做得最好、純銀度高,無雜質也不易氧化,所以同一隻CD本地版跟日本版的價錢分別好大,行內俗語更稱本地版為「雞版」,就算是最初的第一版,亦完全無珍藏價值。即使早期也有西德版以至後期的韓國版,通通都無日本版咁值租,因為西德的電鍍無用上純銀,較多雜質,韓國的廠家名氣則不夠日本咁響。(C)
教你分日本各大廠版本
聽數碼如聽垃圾
ButtonRecords的Brenda乃資深唱片業界人,曾在TowerRecords及新星堂等跨國唱片店任Buyer。對於香港連這些大型唱片店也容不下,她甚為感慨,所以對於數碼下載音樂的見解亦最為激進。Brenda形容數碼音質有如聽垃圾,失真到無倫,就算是復刻版CD,好多時只是原版粗糙的Copy,經過電腦重新混音或Re-Master,等於喺一碟靚餸上狂加味精,聽過原聲食過真味,垃圾聲味精餸又點樣可以接受?Brenda的唱片舖由最初賣一手新CD,到今日只靠賣二手亦可以生存,說明搵靚聲來聽的依然大有人在。在數碼下載盛行、新一代歌手CD銷量大跌的今日,若果唱片公司仍然一味做K歌,歌曲本身質素無提升,音質再靚都無用。(B)
行內人話
黃志淙:「舊版CD壓製技術好。」
志淙話佢都有儲原版CD,不過都是以外國樂手較多,當中以坂本龍一及YMO最多,幾乎一見有任何特別版本都唔會放過,尤以日本及美國版為甚。因為兩地的壓製技術最好,聲音比其他地區版本來得Full一點,會聽到多一點的層次;其次是CD封套及文字內容,日版出晒名來得豐富詳盡,連印刷紙張等亦精美過人,所以儲齊心愛樂手不同版本CD以作比較是無可厚非的。
馮禮慈:「未必聽得出。」
資深樂評人馮禮慈則認為,儲原版CD都是音響發燒友的玩意,普通樂迷連MP3的音質也接受得到,有多少人聽得出原版跟復刻版的分別?何況錄音技術一日千里,當初原版的錄音肯定較復刻版為好?也不見得,不過是一班執着靚聲的發燒友認為原版一定是最好而已。
唱片公司唔長進
對於唱片業前景,ABCD的陳先生看得最灰,他一口咬定CD這種音樂格式肯定會式微,新一代歌手不賣錢,唱片公司惟有狂出舊人復刻版填氹,連帶原版CD也大冧價。因為大部份的樂迷都聽唔出新舊版的分別,既然復刻版可以「4隻碟賣單碟價」般買番晒以前的舊歌,點解仲要追原版來聽?
陳先生說,如今會追舊版只有兩種人,一是死硬派分子,追舊版等於儲古董;另一則是音響發燒友,聽歌求真,認為舊版錄音的Analog音質,就算有瑕疵也比「假聲」數碼好。(A)
Shoplist:
(A)ABCD(28332887)灣仔東方188商場1/F138號舖
(B)ButtonRecords(98308994)灣仔東方188商場2/F227號舖
(C)CD特攻(98821285)灣仔東方188商場2/F253號舖
(M)MusicShop(94730164)灣仔東方188商場2/F202號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