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之死:CD封套設計師:聽歌有手感好好多!

CD之死:CD封套設計師:聽歌有手感好好多!

在這個Download年代,我們都得問一句:「CD已死?」,據觀察,20歲以下的年輕人已甚少在唱片店消費。有言再過幾年,CD將會只淪為中年人的收藏品,若真如此,伴你每一個夜晚看着哼着歌詞的CD封套,將會從此消失,而變成了電腦螢光幕上的一個小小Icon。可惜嗎?形勢比人強,大氣候無人能擋,且看看唱片封面設計師及樂評人,在CD送葬前會選擇哪些作品長伴左右!

記者:曾冠輝
攝影:陳盛臣

問題

Q1.回顧聽CD的日子,請選3個CD封套作收藏。
Q2.怎樣才是一個好的唱片封套?
Q3.CD封套擔當着甚麼角色?

封套設計師Matt:「聽歌手感好重要!」

Q1:林憶蓮《夢了、瘋了、倦了》、Madonna《LikeAPrayer》、米倉利紀《Flava》
Q2:「只要唔肉酸已經係一個好封套,如字型唔靚,已經令到一個封套唔好了。最重要是『適當』。」
Q3:「CD封套,係為咗吸引人買嘅包裝。」

■Matt於02年入行,主要為主流唱片公司及歌手設計唱片封套。

CD封套成品
■Matt第一張負責設計的唱片是陳奕迅的《TheLine-up》:「係我第一張負責設計嘅唱片,當時真係瞓身去做,花咗好多時間構思,好多細節都仔細畫咗出來,最後做出來嘅Dummy竟然同真嘅封套一樣咁滯,效果好似預期中咁理想。」

CD封套Dummy

■容祖兒最新專輯《TenMostWanted》的封套是Matt最近期的作品。

Eason:哥哥《Salute》封套印象深

問到Eason最喜歡哪一張CD封套,他毫不猶豫選了自己最近的專輯《LifeContinues......》:「呢張專輯由歌曲到封套整個概念都係自己構思,係一張好個人嘅CD,記錄咗我嘅生命,封套裏面嘅相都好生活化,甚至有啲相係我用手機影嘅,所以好真實,亦配合到專輯內嘅主題。」而別人的唱片中也有喜歡的封套:「張國榮《Salute》封套藍色嘅色調令我好想去聽吓裏面嘅音樂係點,再加上張國榮個樣又有型,令我對呢張唱片封套嘅印象好深刻。」
作為歌手,CD封套於Eason又為何物呢?「CD封套可以拉近歌手與樂迷嘅距離,聽到歌手嘅聲之餘亦見到歌手嘅樣,當然現場演繹永遠係最好,但歌手唔可以經常開演唱會嘅時候。CD封套就可以係替代品!」

■「《Salute》個封套令你想買,咁已經達到封套嘅作用。」

■「封面張相本來為咗記錄個女第1次撞損個嘴,但為咗美觀,最後都用電腦捽走咗個傷口。」

阿芝:每次睇《StrangeDays》都有新發現

阿芝喜觀TheDoors的音樂,而她最喜歡的CD封套亦是其作品:「《StrangeDays》封面同封底兩張相營造咗個好奇怪嘅氣氛,雖然街上嘅人好似好歡樂咁,但出嚟嘅感覺好不安,好似TheDoors嘅音樂風格;最厲害嘅係每次睇個封套都會有新發現,好似永遠都睇唔透咁。封套嘅攝影師係JoelBrodsky,佢係出名嘅搖滾樂隊攝影師,樂隊嘅唱片封套相主要都出自佢嘅手筆。」

■《StrangeDays》幽默的背後隱藏不安的氣氛。

樂評人袁智聰:「CD封套好好玩!」

Q1:Plastikman《SheetOne》、Spiritualized《PurePhase》、Flipper'sGuitar《TheDoctorHead'sWorldTower》
Q2:「實用、易開、有心思,又配合到唱片主題嘅就係一個好封套」
Q3:「封套令到一張好嘅唱片錦上添花。」

袁智聰

樂評人袁智聰見證了由黑膠過渡至CD的年代:「以前黑膠封套咁大個,一張靚相做封面已經好震撼;到後來CD封套比黑膠封套細咗好多,局限大咗,但到90年代開始多人花心思玩封套,形式唔再局限喺膠盒加書仔,而係由玩CD盒物料到玩3D嘅都有。」他選的3張唱片封套正是發行於90年代的不同時期,分別有用夜光物料的CD盒、仿毒品紙的封面紙及配備立體眼鏡及立體相的封套。
本地的唱片封套又如何?「本地封套一般都大大盒,脫離咗由黑膠縮細到CD嘅原意……本地嘅,我揀林海峰嘅《Goodtimes》,封套有立體嘅手感,封面色彩豐富,似反映壞時代下對好時代嘅睇法,同唱碟主題好配合!」

■Flipper'sGuitar的CD封套,可以摺成一個立體眼鏡!

設計師Eunice:「封套始終唔會死嘅!」

Q1:Suede《ComingUp》Single系列、Spiritualized《LadiesAndGentlemenWeAreFloatingInSpaceBP》、HappyMondays《Pills'n'ThrillsAndBellyaches》
Q2:「好封套最重要係整體,由封面以至CD面都要配合,而設計更要同歌手風格一致。」
Q3:「歌手就好似一個品牌,CD封套就係包裝一個歌手,幫佢建立一個品牌形象。」

Eunice

已從事唱片封套設計10年的Eunice,主要為非主流歌手工作,作品有人山人海一眾樂手(如at17《KissKissKiss》)。她說為他們設計封套自由度大,但較辛苦:「偶像派歌手封套內7至9成都係Sell樣,跟足唱片公司要求影靚啲相就可以,比較容易完成,但無乜發揮空間;相反為非主流歌手可以發揮嘅空間較大,自由度高,可以注入較多自己嘅構思,會辛苦啲,但滿足感會大好多。」
Eunice與Matt一樣喜歡邊看封套邊聽歌,她堅信封套是不會消失的:「將來CD可能會被取代,但包裝係必須嘅,例如唱片公司可能會出啲PrepayCard(預繳卡)喺便利店賣,樂迷買一張返屋企上網入密碼就可以Download歌,但PrepayCard一樣需要包裝,屆時封套一樣大把嘢玩。」

■Eunice喜愛Spiritualized的大碟特別版:「創作時正值主腦歌手JasonPierce失戀,他希望用呢張專輯醫治自己。專輯以藥丸形式包裝,寓意音樂等於藥物,可以治療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