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m:Babyfood

zoom:Babyfood

每朝在地鐵月台都看到某牌電視廣告:故事中,鄰居遠行託主角代收新電視,他收了竟擅自拆開,且愈用愈喜歡,鄰居幾天後回來,問起男角「我部電視呢」,他突然賊眉賊眼,旁白說:「這個問題真係好難答!」究竟廣告想說:A)品牌的潛在客人都有做賊傾向;還是B)品牌的客人是低能的,若主角跟他說「沒有」,他會回家再訂一部。我懷疑創作者的智力。

但Marketing的主流是嬰兒化、低能化,把產品變Babyfood,連BB都會睇得明,例子有女子十二樂坊,徹底地兒歌化、西樂化,要順嫂都話好聽,卻把中樂迷姦了;另一方向是高深化,做到無人明無人敢問。我一直以為「進念」結合了兩者,高深時「好深呀好勁呀」,低B時,如年前看陳綺貞主演的《十八相送》,全劇竟然是演唱+歡樂今宵式插科打諢,低到不懂得欣賞。大概自始,我對陳印象都打了折扣,上星期才買了她的新碟《華麗的冒險》,竟然提不起勁重聽。你不明白她的魔力,不過三數年前,全世界的麻甩佬,一聽她的歌,全都變了少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