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情緒弱 通脹似惡化<br>美股早段持續下挫<br>

消費情緒弱 通脹似惡化
美股早段持續下挫

美國股市昨日早段續挫,原因是該國進口物價上漲或促使聯儲局繼續加息,加上消費情緒又遠遜預期。面對美國通脹可能升溫,同時弱美元令美債海外持有人須承擔更高的滙率風險,美國10年期國庫債券孳息升至接近4年高位。

【本報綜合報道】杜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承接周四的大跌市,昨日早段一度跌74.20(0.65%),見11426.5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最多跌27.38(1.20%),至2245.32。開市後個半小時(本港時間昨晚11時),杜指跌37.30,報11463.43;納指跌19.54,報2253.16。
在周四,杜指下滑141.92,收報11500.73;納指跌48.04,收報2272.70。

長息升至4年高位

債市方面,美國10年期國庫券價格昨日下跌,把孳息一度推高0.04厘,至5.19厘,為接近4年高位。
美國4月份進口物價顯著上升2.1%,升幅遠高於市場預期的1.2%,也是7個月來升得最多,反映石油及金屬價格期間上漲;3月份物價跌幅由原先公布的0.4%,修訂為0.2%。不計石油項目,上月進口價格無升跌。
野村國際首席經濟師列斯特認為,撇除能源和商品後,進口物價其實未見顯著上升。
另外,密歇根大學公布,消費情緒指數由4月的87.4,降至5月的79.0,差過市場預期的86.1,並為7個月來最弱,原因是能源漲價影響消費意欲。
法國巴黎銀行高級經濟師艾利說,美國人不大擔心會丟掉「飯碗」,反而較關注樓市、股市及汽油價格趨勢。

亞太股市全線下滑

亞太區股市昨天幾乎全線下滑,其中日本股市更挫至7星期低位,市場關注商品漲價會蠶食企業盈利,並推高全球利率,而美元疲弱亦不利亞洲出口。
承接美股周四跌勢,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亞太指數昨天於東京尾市跌0.6%,報140.85,跌幅是上月28日至今最大;在10個分類指數中有8個下滑,出口股帶頭下跌。
除中國內地股市外,亞太區所有主要股市昨天低收。其中印尼股市表現最差,綜合指數暴跌1.76%,收報1525.78。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股市則休市。
日經平均指數昨大跌260.36(1.54%),收報16601.78,為3月24日至今收市新低。大市已連跌4日,是去年10月底以來最長跌浪。分析員說,日圓兌美元攀上8個月高峯,恐不利日本出口,加上當地不少公司的盈利預測令人失望,及對沖基金等外資出貨,亦打擊市場氣氛。

瑞信建議減持日股

瑞士信貸(CreditSuisse)表示日股現時偏貴,並建議減持日股。瑞信分析師加思懷特說,由於日本企業盈利增長放緩,而日股亦已累積一定升幅,投資者應把日股投資比重降低;亞洲其他股市的投資比重亦應該調減,因油價上漲、出口放緩和中國利率趨升,或削弱亞洲企業盈利。
分析員稱,基於亞洲許多國家極倚賴出口,亞洲貨幣趨升可能不利亞太區股市下周表現,商品若進一步漲價亦會引發通脹憂慮。
摩根大通地區策略師莫厄特說,市場對美國利率前景的看法極分歧,會令亞太區股市更為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