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指數將有翻天覆地的改變。為配合H股加入為恒指成份股,恒指服務公司昨日提出三個編算成份股比重的新建議,最徹底的改變是由現時總市值加權,改為流通市值加權計算並設比重上限,此舉令重磅藍籌中移動(941)的比重由16.4%劇減至6.75%,總市值逾8000億元的建設銀行(939)因只有三成股份真正流通,即使成為恒指成份股,比重只有6.8%,不會「迫爆」恒指或搶了滙豐控股(005)風頭。
【本報訊】恒指公司昨日公布季度檢討報告,成份股沒有變動。該公司繼年初公布,將納入H股為恒指成份股,昨日進一步公布編算方式,擬只計算H股部份,暫有15隻H股合資格成為候選佳麗(見表),較年初增加10隻,主因是陸續有H股完成股權分置改革,滿足候選要求,另外兩個條件是以全流通形式上市(如建行),以及新上市時沒有非上市股本。
暫有15隻H股合資格
恒指服務公司總經理關永盛昨表示,將利用個多月時間就3個新建議向市場諮詢意見,並於下月底前決定新的編算方式。他強調,由於恒指廣泛被市場採用,任何改動都會以循序漸進方式進行,於不短於12個月內分階段實行,推行時間有待進一步諮詢。
6月底公布 分段實施
恒指服務公司提出3個方案都為恒指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最徹底是,完全改變現時總市值加權的編算方式,仿效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指數(MSCI,廣為基金採用為投資標準),改用流通市值加權法。恒指服務公司對流通市值的定義,最重要是不計持股三成以上的策略或大股東股份。
按恒指編算的恒指流通指數系列,現時33隻恒指成份股,只有滙控、太古(A,019)及東亞銀行(023)是百分百流通。因此,改用新計法,滙控佔指數比重將由29%升至49%,另一重磅藍籌中移動,由於只有25%流通,所佔比重大跌,由現時16.4%減至6.75%。根據本報統計,市值比重調高的成份股數目有11隻;其餘22隻將調低。跟蹤恒指買賣的基金可能要大幅調整投資組合。
避免巨型H股迫爆恒指
以防個別成份股的比重獨霸恒指,恒指公司同時建議設定成份股比重上限,雖然恒指公司今年起為H股指數成份股定出15%上限,但關永盛指,恒指的股份上限有待諮詢市場。
此外,服務公司建議採用一個全新計法,沿用總市值加權計法,但按大市值的股份佔港股總市值(現時約10萬億元)比重,作為該股在恒指的比重上限,例如滙控佔港股總市值16%,其在恒指的市值比重便是16%,低於現時29%。不過,隨着陸續有超大型H股來港上市,不斷推高港股總市值,此方案減低滙控等大型成份股所佔比重,市場要緊貼股市訊息。第三個方案則是結合以上兩個方案再作修訂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