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口硬手軟:中國無操縱外匯

美口硬手軟:中國無操縱外匯

【本報綜合報道】美國財政部在《外滙操縱報告》中,並未把中國列為外滙操縱國,但仍批評中國政府外滙改革步伐過於緩慢,反映華府在伊朗核問題懸而未決之際,不願中美關係受損,但卻觸怒了部份力主貿易制裁中國的美國國會議員。

人民幣變動不大

人民幣兌美元昨低開,報8.0062,收市跌幅收窄,報8.0041。恒生財資市場主管兼高級經理黃偉鴻說,五一長假後,市場一直期望人民幣升穿8算,如今未如願,進一步顯示當外部壓力愈大、中國政府愈不會「就範」;今次美國政府並無把中國列入貨幣操縱國,只是建議中國加快滙改,顯示美國政府變「聰明」了。
美國財政部在向國會提交的半年度《外滙操縱報告》中指出,中國在滙率政策上的表現並不符合美國1988年制訂的外滙操縱國的技術規定。財政部還指出,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今年4月份訪美時承諾滙率政策邁向更彈性。
報告說,自去年下半年起,中國政府實施了多項金融市場自由化措施,包括去年7月份解除人民幣與美元的聯繫滙率,自此人民幣滙價一直溫和升值;儘管滙改「有些進展」,但步伐仍過於緩慢,美方深感失望。

斯諾失望 促加快改革

美國財長斯諾表示,對中國的滙率改革欠缺實質進展感到失望,但美方沒有對中國的滙率改革設下最後限期。一名財政部高層官員說,中國沒有任何理由拒絕採納更具彈性的滙率制度,美方關切中國的滙率政策,同時不滿足於目前的滙改步伐。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說,中國將繼續提高人民幣滙率彈性。
對於這份《外滙操縱報告》,部份美國國會議員顯得十分不滿。民主黨參議員舒默表示,中國明顯有干預市場,他對布殊政府再次拒絕把中國列為外滙操縱國感到十分失望。
舒默和另一名共和黨議員葛蘭姆認為,人民幣被低估了15%至40%,今年內應升值7%至10%。
分析員指出,財政部不把中國列為外滙操縱國,原因有二:首先,中國已成為美國第三大貿易夥伴,華府不希望因貿易糾紛令美國在華的跨國公司利益受損,況且中國是美國債券第二大買家;其次,美國現在需要中國支持,以應付北韓和伊朗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