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古埃及傳說,埃及妖后古巴特拉(Cleopatra)的宮殿在公元4世紀時,隨巨浪和強烈地震沉入海底,法國海洋考古學家戈迪奧(FranckGoddio)經過12年努力,從地中海泥濘滿布的海底中,打撈出500件無價寶,這些瑰寶昨天(周四)在德國柏林首次公開展出,令人可一窺1,500多年前的古埃及文化模樣。
畫像顯示妖后又肥又矮
戈迪奧撈獲的寶藏,包括高5.4米的埃及國王和王后紅花崗石雕像、數千個小神像和統治者雕像、法老面具、黃金和寶石珠寶及顯示對希臘舶來貨徵稅的黑木板,最重要發現之一,是NaosoftheDecades神殿1塊碎片,有助重組世上首個天文月曆。
考古學家相信,這些寶藏是屬於埃及妖后在亞歷山大港東面的宮殿,是她與凱撒大帝(JuliusCaesar)、安東尼將軍的住所。妖后先是引誘凱撒,為他生了一個兒子,無非希望兒子有朝一日會統治羅馬;後來引誘凱撒的死對頭安東尼,結成聯盟,以避免埃及被羅馬吞併。這位傾倒凱撒大帝和安東尼的妖后故事,曾被搬上大銀幕,由伊莉莎白泰萊、慧雲李和蘇菲亞羅蘭等美艷女星演繹,但大英博物館展出的多幅埃及妖后畫像,顯示她原來是個又肥又矮、牙齒又不靚的醜婦。
英國《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