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風風火火發展導彈防禦系統,國防部更倡議發展太空攔截導彈,已尋求撥款4,500萬美元(約3億5,100多萬港元),興建相關實驗設施。有分析家擔心計劃耗資巨大,更有可能令美國和中俄關係緊張,挑起新一輪軍備競賽。
傳統攔截系統分為陸基和海基兩類,較新穎的有「空載雷射攔截」(AirborneLaser),透過1架改裝波音(Boeing)珍寶客機,發射雷射攔截來襲導彈。粗略估計,這些攔截系統每年已花去美國國庫100億美元(約780億港元)。
國防部導彈防禦局(MDA)最近更上層樓,提出太空攔截計劃,初步是在太空成立1個測試平台,配備1、2枚攔截導彈,直接從太空擊落攜帶核子或生化彈頭的彈道導彈。國防部正尋求4,500萬美元及發展基金,以趕在明年10月1日開始的財政年度,興建一座相關的實驗中心。
「更多城市被核彈瞄準」
太空攔截名堂響亮,難免惹人疑慮,MDA局長奧柏林(HenryObering)就連忙釋疑,指太空測試平台只有1、2枚「小型」攔截導彈,絕不構成軍事威脅,又大讚計劃賦予導彈防禦系統1個新選擇,「選擇多了是好事」。
但不少分析家持保留態度,GlobalSecurity網站的太空和武器問題專家派克(JohnPike)就大潑冷水,「問題是,你花了一大筆錢後,換來是美國更多城市被核彈瞄準。」他解釋,為了確保美國的防禦系統不構成威脅,中俄惟有以量取勝──部署更多長程導彈。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