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做為國家有益的事」<br>中方要求傳話 陳樞機發聲明回應

「只能做為國家有益的事」
中方要求傳話 陳樞機發聲明回應

【本報訊】國家外交部、宗教局及中國天主教愛國會連日來,與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陳日君樞機的「隔空罵戰」未有降溫。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呂新華早前要求陳說服教廷接受中方的立場,剛被委任為宗座萬民福音部成員的陳日君回應:「只能做為國家有益的事。」又指如中方要奪取主教的任命權,維持一個凌駕主教之上的愛國會,對國家沒有好處。

對呂新華舉動受寵若驚

呂新華日前公開向陳日君提出建議,促請陳日君正確全面理解中梵建交有關政策,將中國的立場正確無誤轉達予教廷,並說服梵蒂岡接納中國立場。陳日君昨日發表聲明回應,指對方的舉動使他「受寵若驚」,「呂先生還表示有意與我會面,那更使我喜出望外。」
陳日君又指:「其實那三個建議的前兩個不必我幫忙了,既然雙方談判『渠道暢通』,中方一定有機會向聖座澄清自己的立場。」
對於要他說服教廷接受中方的立場,陳日君表示:「只能做為國家有益的事。」他在聲明中解釋,如中方要奪取主教的任命權,維持一個凌駕主教之上的愛國會,對國家沒有好處,他出於愛國愛教的心,希望雙方達成一個雙贏的協議。

公教報文章反擊愛國會

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副主席劉柏年接受本港傳媒訪問時,暗把阻撓中梵建交的罪名推給香港教區。他解釋,雲南昆明教區已13年沒有主教,愛國會在當地神職人員請求下,才派馬英林到該區接受「祝聖」;又指地下教會的署理主教對馬的任命不表異議,亦已向香港報告情況。至於安徽教區的劉新紅,則受到競爭對手「告狀」,而香港教區一直不願向羅馬交代事件。
聖神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林瑞琪在最新一期的《公教報》撰文向愛國會作出反擊,「欠缺主教並不能成為草率行事的藉口。正如一個地方欠缺醫生,我們不能就以醫科一年班學生充當正式的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