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搭橋手術減併發症

微創搭橋手術減併發症

【本報訊】冠心病(CoronaryArteryDisease)個案數字不斷攀升,估計本港每年約有600名患者接受冠狀動脈搭橋手術。香港大學近日成功引入先進技術,以微創內窺鏡從腿部內側摘取用作搭橋導管的大隱靜脈,大大減低手術後出現併發症的風險,但有關手術在港仍屬研究階段,期望日後可以廣泛應用。

傷口感染機率較低

港大研究小組聯同葛量洪醫院於05年3月至06年1月期間,為74名冠心病患者進行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其中39人接受採用「微創內窺鏡靜脈摘取技術」(MinimallyInvasiveEndoscopicVeinHarvestTechniquefor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Surgery)的手術,35人則接受採用傳統切開技術手術,結果發現採用新技術的傷口感染機率為2.5%,較傳統技術的11.4%大幅降低,傷口痛楚和麻痹情況也較輕微。
負責該項研究的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外科學系名譽臨床醫學助理教授區永谷昨於記者會上稱,為摘取用作搭橋導管的大隱靜脈,醫護人員以往會沿腿部內側切開一道長達約70厘米的切口,但由於傷口又長又深,患者較易出現併發症如表面組織感染、淋巴腫脹及血腫等,少數患者更可能出現傷口壞死或深層組織感染等,若處理不善,或會引致器官衰竭和死亡。

醫療成本不升反減

若採用新技術,醫護人員只須沿着腿部內側靜脈位置切開三至四個約兩厘米的切口,再通過影像引導在皮下「修剪」靜脈,然後在其中一個切口抽出整條靜脈即可。由於傷口較細,引發併發症的比率因而降低。他又稱,雖然手術消耗品的開支略高於傳統技術,但由於患者住院時間縮短及重做手術比率降低,所以醫療成本不升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