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注目的中國銀行(3988)招股活動,昨日舉行投資者推介會。連同行使超額配售權計算,中行計劃全球發售最多達294.04億股H股,按招股價上限每股3元計算,最多集資882.12億元,是過去6年全球最大宗新股上市集資,散戶認購每手1000股的最低入場費為3030.3元(連認購費計)。
【本報訊】雖然天津港(3382)的退票日正好是中國銀行截止公開認購日(23日),若以孖展形式認購兩股,相信可以天津港退票金額認購中行,投資者毋須準備兩份資金認購。不過,認購天津港的散戶在23日收回退票,但支票要翌日才能「過數」,而23日認購中國銀行的資金,將於當日過數,故耀才證券總經理陳啓峰估計,若不借孖展只以黃表或白表認購天津港的散戶,來不及將退票資金轉而認購中行,因此預期以現金認購中行的超額倍數,或因而受影響。
天津港白表退票難趕及認購
此外,即使投資者希望以同樣數額的孖展額,分別認購天津港及中銀兩新股,但因證券行在23日當天只有數小時處理天津港退票、以及計算和收取兩隻新股的差額(即天津港孖展息加天津港獲分配股份金額),陳氏相信證券同業亦未必能夠完全接受客戶此類認購要求。
中行初步招股書預測,由今年下半年度至08年底,每年派息率介乎35至45%,交行(3328)及建行(939)上市時,招股書均無提及派息政策,剛公布05年業績的交行,去年末期息派息比率為40.8%;建行更低至不足7%,至於中行附屬的中銀香港(2388),招股時承諾派息率高達60%至70%。
跌穿1.135元匯金賠差額
與建行上市時有別,中行並非以全流通形式上市,社保基金及其他外資股東,所持上市前已發行股本20.103%權益的內資股及非上市外資股,在中行上市後悉數轉為H股,但大股東匯金的股份仍屬內資股,需獲中國證監會或國務院相關機構批准,才能轉為H股。
建行上市時訂明匯金的禁售期達5年,中行在一年後便可售股。另外,匯金向皇家蘇格蘭銀行、淡馬錫、瑞銀及亞銀等外資股東承諾,若該行05至07年度每股資產淨值跌低於04年底水平,匯金需以現金或股份賠償差價,中行上市後每股股價,若跌低於外資股東的購入價即約1.135元(相當於04年底賬面值1.17倍),匯金亦要賠償差額。中國銀行的外資股東股份禁售期至08年底,社保基金則至09年3月中。
出席推介會的一間中東資本基金公司主管表示,是次中行招股較建行更「搶手」,該公司旗下一些中東客戶,已承諾認購2億至3億美元。
另一本地證券行管理層說,中行國際配售「入飛」已「爆額」,相信整體認購反應很熱烈。人民幣升值令外界擔心中行的滙兌損失,管理層在會上表示,會爭取在年底時,將390億美元的外滙持倉額,減至150億至2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