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數期,我們在此談及了數種現時人類廣為應用的能源──石油、天然氣及煤,正如以往所述,這些天然的資源終有一天是會用盡的,以今天的消耗速度來估計,預期石油、天然氣及煤的儲藏量分別仍可使用多30年、70年及200年,但這之後又如何呢?
現時愈來愈多的國家正在致力開發可再生能源,一方面希望能夠藉此解決能源危機,另一方面亦希望能對環境保護有更大裨益。再生能源的投資,應是未來發展的一個明確趨勢。
政府鼓勵開發
所謂「再生能源」,是指隨着大自然的運轉而永不枯竭的能源,這類能源大致可以分為水能、風能,生物能、太陽能、地熱能及燃料電池能等。現時太陽能供應每年正以20至30%的速度增長,是所有能源供應中增長最迅速的,而風能亦以類似幅度增長。
在各國政府的鼓勵下,投資者每年正以數以10億美元計的資金投入發展。
各種各樣的再生能源,目前已在不同國家被開發使用,例如巴西以甘蔗提煉乙醇,並令乙醇成為該國主流的汽車燃料;丹麥安裝風力渦輪的總功率超過3000兆瓦,約佔全國電力需求的20%;德國每年消耗約17億公升植物柴油,佔該國柴油消耗量3%;全球垃圾發電廠約3000多座,其中德國有78座,美國400座,中國紹興、天津的垃圾發電廠亦已經相繼投產。
展望將來,更多的國家在政策立場上會傾向於推廣再生能源的使用。例如歐元區計劃在2010年前將再生能源所佔的電力供應比例倍增;中國政府則定下目標,將再生能源佔整體電力產能的比例,由現時的約3%增至2020年的12%;而日本及德國政府亦提出多項政策去鼓勵市民裝置太陽能電池發電板,如直接津貼、低息貸款及稅務優惠等。
成本不斷下降
另一方面,成本是促使再生能源廣泛應用的重要因素。如果開發再生能源的成本較使用高昂的石油來得化算的話,那再生能源的投資將會遍地開花。
事實上,隨着科技的進步,發展再生能源的成本正不斷下降,令其市場普及化程度日漸上升。舉例而言,一個燃料電池發電站的成本,過去10年便下降了90%;另外,1980年每千瓦特的風能生產成本為0.46美元,今時今日已下降至低於0.06美元。
在正面的政策鼓勵,加上科技發展令開發成本不斷下降等利好因素支持下,預期再生能源,特別是用於工業上的再生能源,將具有相當的增長潛力。
專家相信,包括太陽能、風能及地熱能等再生能源,所佔整體能源供應比例將會不斷向上。2004年環球太陽能、風能及燃料電池能所產生的收入為160億美元,其中太陽能佔70億美元,而風能則佔80億美元,預計於未來再生能源的發展仍會不俗。
在油價繼續高企之際,精明的投資者應更具長遠目光,捕捉下一個為人類造福的大趨勢,同時為自己創造更多的財富增值機會。
荷銀投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