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傳真:梁愛詩該多談政治

華府傳真:梁愛詩該多談政治

我猜錯了。
梁愛詩隨「香港明天更好基金」來華盛頓,唯一的公開活動是星期四清晨(美國時間星期三下午)到美國國會演講,題為《落實一國兩制的挑戰與成就:香港─中國的觀點》。
談起一國兩制,對美國人而言,想起的都是二十三條和人大釋法等重大爭議,幾次數十萬人大遊行的圖像更加有印象。因此,我原以為前任律政司司長會講這些事情,尤其是澄清她認為美國人的誤解。畢竟,這些全是發生在她任內息息相關的事,好歹也能算部份在她頭上。我以為梁愛詩會為自己的紀錄辯護,但她沒有。
梁愛詩的演說其實很好,談一國兩制下兩岸四地(中台港澳)司法互助問題,都是嚴肅有意義的課題。如果發表的場合是法律研討會、與會者都是法學專家,肯定相得益彰。美國國會雖是立法之地,法律問題固然吃重,但它更加是政治大本營,對政治問題更感興趣。例如人大釋法,《基本法》列明人大常委會具此權力,人大釋法有法律依據,但我覺得國會中人關注點並不在此,而是人大釋法在政治上是否有必要和適合。如果梁愛詩多以前律政司司長的身份、而不是現在《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的角色來向美國人解畫,我想成效更加大。

迅速反駁批評

這並不代表梁愛詩不介意她認為是錯誤的批評。《南華早報》本星期二刊登香港大學名譽教授、憲法專家佳日思(YashGhai)的文章,抨擊梁愛詩指《基本法》委員會將檢討香港法庭的裁決跟落實《基本法》的狀況。我告訴梁愛詩有此文章,她翌日拜訪「香港駐美國經濟貿易辦事處」時,就託他們發她寫的函件給《南華早報》反駁佳日思,信件昨天(星期四)已見報,反應既速又尖銳。
梁愛詩說今次訪問華盛頓,發覺美國人跟中國人看中港問題的立場出發點有很大差異。我希望她完成餘下的紐約、波士頓和三藩市的行程後,可以仔細考量美國的觀點,在不久的將來重臨華盛頓,詳細澄清她認為的誤解。這對香港大有好處。
況且,由她這樣大方得體的淑女來解畫,肯定讓美國人更加受落。
美國《紐約太陽報》專欄作者:廖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