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只有黑社會才愛國

李怡專欄:只有黑社會才愛國

杜琪峯的《黑社會2:以和為貴》的英文片名叫:《Election2》,意思是《選舉2》。它和第一部一樣,點出了黑社會內的種種鬥爭,都圍繞着一個要點,就是選「辦事」,也就是選當權者。黑社會的選舉,自然是小圈子選舉,各派首領會集在一張桌子前,舉手決定。但如何在各派首領間周旋、收買、打壓,就是一場無休止的殘酷鬥爭好戲了。
政治,從古到今,主要的鬥爭都是圍繞着權力轉移的問題。在普選制度出現以前,即使是皇室政權的世襲制,眾王子、眾妃嬪之間的宮廷鬥爭也極其殘酷,而且延綿不絕。在不是流血就是令人驚心動魄的鬥爭平定下來之後,就可以暫時享有在一個獨夫控制全局之下的平靜,但暗鬥從未止息,因為不太久之後又會再有權力繼承問題出現。
民主制度的好處,就是由憲法提供一項機制,由全民得以經由定期的選舉,而不必經過流血來替換掌權者。民主看起來紛紛亂亂,實際上都是「明爭」。專權政治看起來和諧、平靜,實際上卻每天都有「暗鬥」。從西方民主政治的政局穩定,而專權制度的反覆、動亂及驟然驚變來看,實現民主制度才是建構和諧社會的基礎。
《以和為貴》中的黑社會選「辦事」,是兩年一次。這似乎影射去年人大釋法,指香港行政長官「缺位」時重選「新的行政長官」只能完成前任未完成的任期,也就是兩年。現在眼看曾蔭權頗為「聽話」,相信中央有點後悔去年的釋法了。若不釋法,由香港的大法官去解釋,那麼曾蔭權從去年起再幹五年,豈不是更能維持香港的和諧穩定?

現在當然也可以。只要中央挺曾,八百人的選舉委員會自然會產生與中央意圖切合的結果。但是,忽然出現一個民望甚高的陳方安生,從去年「一二四」參與爭普選遊行開始,就顯露出她有參政的意圖,加上泛民主派有意要推她出來與曾蔭權角逐,儘管勝算甚低,但有挑戰就有風險。中央選香港「辦事」,是容不得風險的。
於是,「親中愛國」人士與左派報章就發動輿論戰,對陳太「抹黑」。陳太說:「這些都是無必要的小動作,搬弄是非,我不想每次有這些抹黑便出來澄清,他們是否要以這麼多人力物力,搞那麼多小動作,去搞一個人呢?」民建聯前主席曾鈺成說,公眾人物有人批評她的言行,無論褒貶也屬自然,不能說這是搞小動作,「抹黑」的事情,每日也有人試圖做,「有些人不抹亦黑,有些人則抹極都不會黑。」
批評,是針對某人即時的言論,「抹黑」,則主要是人身攻擊,抹黑的特點是「翻舊賬」,比如說她當年反對建港珠澳大橋,阻撓中港融合,又數她不與董建華合作,新機場開幕只謝港英,說到底,曾憲梓一語中的,她選特首「不夠格」。
不過,曾鈺成說得對,有些人「抹極都不會黑」,那是沒有「黑社會主義」作後盾的人,有些人「不抹亦黑」,那就是一些具「黑社會主義」背景的人士。
毛澤東說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中國前公安部長陶駟駒說:「黑社會也有愛國的」。兩句話結合起來就是:「只有黑社會(主義)才會被視為是愛國的。」
逢周一、二、四、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