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名言:歐美股市接力迎升浪

投資名言:歐美股市接力迎升浪

昨日,MSCI環球股票指數剛超越了2000年3月的高位,並創出歷史新高,當中除了亞太、拉美及東歐等新興市場表現持續出色之外,以美、歐為首的成熟市場,亦已重拾上升動力。展望未來數月,環球股市前景依然樂觀,在美息見頂及企業盈利保持增長的前提下,預期美股可接力帶動全球股市續創新高。

截至5月2日為止,美國標普500指數內已有371間企業公布了第1季業績,其中77.6%的企業盈利是高於或符合預期,估計整體標普500企業首季盈利將較去年同期增長12.8%。個別行業方面,能源及電訊行業的盈利增長最為突出,增長率分別為36.7%及24.3%。相對整體大市,消費品行業、公用事業及金融業的增長則相對緩慢。

企業盈利增長理想

從企業開支的角度來看,很多人以為油價上升對企業盈利會構成重大壓力,但是若從美國企業分析,能源及商品其實只佔整體開支約5%至6%。由於美國經濟是以服務業為主導,因此佔整體企業開支約7成比重的勞工成本,才是最主要的支出項目。美國4月份勞工平均時薪的年度增長率約為3.8%,遠低於油價約3成的年度升幅。勞工成本未有大幅上升,有賴中國及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不斷提供廉價的勞動力,以及高科技發展持續提升生產力。美國企業現時的邊際利潤率正處於30年以來的高位,估計企業盈利將續可保持約12%至13%的增長步伐。
也有很多人認為,美債孳息曲線平坦化,以及能源價格屢創新高,均是經濟可能出現衰退的訊號。但我們不同意這看法。
現時美國的領先經濟指標仍維持上升勢頭,反映未來6個月的經濟活動將進一步加快。事實上,美國經濟由60年代至今,共出現過6次衰退,而往往領先經濟指標都會在衰退發生前出現負數。此外,美國就業市場保持合理增長,加上我們預期房地產市場將會有秩序地降溫,故有理由相信美國經濟步入衰退的潛在風險不大。

美息見頂更利股市

自1961年至今,環球股市於美息見頂後的12個月內,普遍出現明顯的升幅(見附圖)。從基本因素來看,美國企業的現金水平充裕,而且盈利增長動力仍然強勁,加上預期美息將於5厘附近見頂,以上種種因素,均有利成熟股票市場的後市表現。
隨着美息見頂,部份資金將被吸引由新興市場回流入美國及其他成熟股市,並會導致之前因游資過剩而備受追捧的新興市場返回較合理之回報水平。
從歷史的角度看,自1974年4月至2000年5月,美國共經歷過7次加息周期,每當加息周期進入最後階段,亦即短息見頂前的2至3個月,新興股市相對美股的表現都處於最佳水平。但隨着短息見頂,新興股市的優勢亦隨之而消失。根據上述的時期作統計,在美息見頂後大概1年時間,新興股市平均跑輸美股8%至10%。

新興市場光芒褪色

美國、歐洲及日本三大經濟體系共同經歷了近40多年來最寬鬆的利率政策,大量資金被趕往新興市場爭取高回報。現時隨着美國息口即將見頂,美股估值將變得更加吸引,而歐洲、日本預期會逐步收緊其貨幣政策,相信新興股市在游資減少的客觀條件下,基本因素縱然持續向好,股市升勢相對上亦難望與過去兩三年相提並論。
投資環球股市可考慮以地區性或行業性的策略分布資產,前者一般持有約50%的美國股票,而剩餘部份主要是以歐洲、日本及個別新興市場組成,做法有助分散地區風險。至於以行業性策略分布資產的環球股票基金,則主力投資於能源、金融、資訊科技、基建、醫護及消費品等多個行業。兩者可謂各有特色。
環球股票基金在過去3年的每年 平均回報約為23%,波幅率約為9.5%,回報與波幅的相對比例,較一般新興市場基金絕不遜色。
潘國光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
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