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讀者選用電腦公司提供的收費電郵服務,與海外客戶用電子郵件商談生意,近月其賬戶的郵件突然不翼而飛,對其業務帶來無法估計的損失,但電腦公司至今仍無法解釋原因。有學者指出,市民應利用閱讀電郵軟件下載郵件到電腦,以防電腦公司遺失資料時,亦有補救機會。
張先生從事貿易生意多年,過去與海外客戶交易多以長途電話或傳真方式進行。近年有感不少客戶使用電郵,加上得悉使用電郵可節省長途電話費,遂決定申請互聯網上免費電郵賬戶,與客戶商討交易。
游說用公司命名電郵
年多前,張先生家中電腦損壞,要求電腦公司派員上門維修,其間透露自己不時用電郵聯絡海外客戶,技術員即游說他申請以公司命名的電郵地址,然後將電郵賬戶寄存於電腦公司內,年費只需六百多元,一方面可以提高公司形象,而且公司亦提供足夠保安措施,保障張先生的客戶資料。
張先生遂申請收費電郵戶口,並停止使用舊有免費電郵賬戶。今年四月初,他突然發現電郵賬戶失效,無法查閱電郵,由於電郵是與客戶溝通的重要渠通,即慌忙向電腦公司反映,未幾電郵賬戶重新開啟,還以為問題獲解決,豈料甫登入電郵賬戶,竟發現過去所有的郵件及通訊錄內容全部消失,張先生看到電郵收件匣及通訊錄空空如也,心如墮入無底深淵,因為事件會對業務帶來無法估計的影響。
張先生不滿,當日電腦公司一直強調系統安全可靠,然而事件卻反映電腦公司未有妥善存放客戶電郵,事發數個星期,職員表示無法修復過往的電郵,亦無法提供協助,他批評電腦公司收取客戶費用,卻沒有提供合理服務:「初時以為畀錢一定會好啲,點知搞成咁,我𠵱家已經轉用番免費電郵。」
資料已損毀無法修復
為張先生公司提供電郵服務的香港科技公司電腦技術員梁先生表示,張先生早前反映無法查閱電郵,職員隨即跟進,發現其電郵賬戶損毀,多番嘗試仍無法修復資料。公司會定期備份(backup)客戶電郵資料,根據紀綠,張先生長時間沒有登入系統查閱電郵,加上公司不會擅入客戶賬戶,故不會知道客戶賬戶受損,所以接獲通知後,始獲悉其電郵賬戶損毀,而職員事後檢查備份檔案時,發現資料原來早已損毀,所以無法修復數據。
梁先生指雖然過去曾發生類似個案,但據知今次事件只有張先生一人受影響,情況實屬罕見,公司仍調查事件,暫時未能確定責任屬誰。
檔案編號:0428026
蘋果投訴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傳真:23702192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