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基本物理實驗,並非如應用物理般較易明白及看到即時成效,參與有關實驗的師生一般要付出較多的時間及耐性。香港大學及中文大學物理系師生為參與在隧道內進行的中微子物理實驗,除了要捱更抵夜外,還要「忍得」──於做實驗的數小時期間不上廁所及不吃喝。
避免吃喝太多
港大物理系助理教授潘振聲坦言,參與有關實驗的師生最緊要忍得,因實驗室位於隧道中間,與隧道控制室相距甚遠,而實驗室內並沒有洗手間,故每當需要深入管道內進行實驗前,師生總會避免吃喝太多。長遠為解決如廁問題,潘振聲說:「我哋遲啲會買一架單車放喺實驗室出面,若果學生有需要,可以踩單車到控制室嘅洗手間解決。」
由於實驗室開放時間有限,師生每次做實驗均要分秒必爭,「有學生曾經試過因唔記得帶一個鉗入去,結果無法做實驗,當晚嘅努力亦化為烏有。」正因使用實驗室的時間珍貴,學生於過程中學會謹慎做事,以免因個人的小小錯失而影響實驗進度。
潘振聲說,實驗室處於隧道內,學生進行實驗期間仍有車於隧道內行駛,他早於實驗進行前已提醒學生隧道內的禁忌,「佢哋千祈唔可以亂將頭伸出閘外,如果唔係我驚佢哋嚇親啲駕駛人士,以為唔知見到嘅係人定係乜!其實佢哋好奇無端端伸個頭出去睇都好危險。」幸一直未有學生如此頑皮。
學生要捱通宵
參與該實驗的港大物理系一年級研究生黃瀚之說,起初告訴家人和朋友需在半夜到香港仔隧道做實驗時,大家都感到很奇怪,因為沒有人知道隧道內原來有個實驗室。中大物理系一年級的Jack因對該實驗感興趣而自發參與計劃,於採訪當日,Jack須由凌晨1時半起,一直埋首於隧道內做實驗直至清晨5時許,接着隨即趕往中大上早堂。雖然要捱通宵,但他毫無怨言,還雀躍地表示從實驗中學會了很多課堂以外的知識。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