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小說《哈利波特》的主角跳進「九又四分三」月台,即走進了魔幻世界。日間車水馬龍的香港仔隧道,表面上與其他隧道並無分別,但原來打開隧道內的第2及第5號閘口後,同樣別有洞天,隧道內隱藏着全港唯一的山洞實驗室,供科學家進行粒子物理實驗。該個被荒廢逾20載的實驗室,去年經香港大學物理系申請復用,神秘科學密室的大門被重新開啟。 記者:梁美寶
該科學密室位於香港仔隧道內香港仔往灣仔方向管道的第2號閘、即灣仔往香港仔方向管道的第5號閘走火通道內。
實驗室建於1980年,當時仍是研究生的香港大學物理系副教授梁幹莊憶述,當年香港仔隧道正在興建中,港大視察全港隧道後,發現香港仔隧道兩邊山頭(金馬倫山及聶高信山)的高度,最適合在山谷之間興建實驗室進行粒子物理實驗,於是主動向隧道公司申請在隧道中間進行加建,並獲隧道公司答應。實驗室的興建費用全由港大支付,單是放於室內的鉛板、不銹鋼管及儀器已價值近40萬元。
港大物理實驗
「以前隧道唔係好多車,我哋每日任何時間都可以去做實驗。但後來隧道愈嚟愈繁忙,車太多,我哋每星期最多只可以有兩、三晚入隧道做實驗,之後更要等到變成隧道單管雙程行車時先可以入去做。」梁幹莊說,當年港大進行的粒子物理實驗完成後,香港再沒有人再進行同類型實驗,科學密室於是隱藏於車來車往的隧道中,逐漸被人遺忘。
隱沒多年,至去年為了參與大亞灣核電廠的中微子物理實驗,港大聯同中文大學物理系再向香港仔隧道公司,重新申請使用該藏於隧道內的實驗室。隧道公司起初不明所以,甚至連行政人員及每天在隧道內清潔的員工也不知此密室的存在,後經翻查紀錄後才能確定,最後更批准申請。
凌晨時份進行
雖然密室重開,但由於現時汽車流量較以往頻繁,他們每周最多只有3、4晚,待隧道實施單管雙程行車兼不用進行清潔及維修工程時,方可入內進行實驗,一般需在凌晨1時半至5時許進行。港大物理系助理教授潘振聲說,他們每次進入密室均要摸黑,還要與時間競賽。原來伸手不見五指的實驗室,須於室內駁上多盞電燈作照明,內設兩噸鉛板及不銹鋼管、大量中微子探測器、電腦及工字鐵架等。
測試需時數年
梁幹莊說,大亞灣核電廠的中微子實驗測試需數年時間進行,而實驗室內的儀器大部份於20多年前購入,故他們正向隧道公司申請於管道內進行擴建,以便放入更多先進測試儀器,但因隧道須預留空間讓消防車進出,他們將採用架空方法進行擴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