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大中 台灣《蘋果日報》總主筆
台灣總統陳水扁本來想像以往那樣過境美國前往拉丁美洲,不料美國故意給他難看,只准他在阿拉斯加過境加油,連過夜都不行。陳水扁於是反將一軍,往西飛,過境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有意讓美知道他的憤怒。不准留宿過夜,是「求歡被拒」。陳總統求歡被拒,當然很沒面子,連帶台灣全國民眾都覺得臉上無光,有種集體求歡被拒的沮喪。
把原來最支持台灣的布殊總統,氣到對台灣最反感,真不容易呢。看來扁破壞台美關係的威力還大於中國。近的如布胡會、伊朗核武、終統;遠的如扁上台以來種種刷爆美台關係信用卡的言行,現在全部報應在這次過境外交上。
美國吃定台灣無論如何都需要美國,所以,羞辱台灣總統,台灣一點辦法都沒有。這是實情。可是美國若為了討好中國而羞辱台灣,是很難服眾的。這麼沒禮貌,很像德州牛仔的德行。
激起泛綠反美意識
其實,熟悉美國外交的人都知道,美國一向對大多數國家都是沒耐性、沒好臉色,甚至粗暴無禮的。台灣不是唯一。古來大帝國如羅馬帝國、大英帝國、中國帝國,無不如此。大帝國需要照料的範圍太大,許多利益要兼顧,沒耐心聽一個小不點嘮嘮叨叨地訴苦發牢騷,臉色難看也在意料中。
陳水扁回程也拒絕美方提出過境阿拉斯加的建議。某高層官員說:「難道要我們當美國的龜兒子?」這麼難聽的語言,是原來事事以美是從的台灣政府從來不敢說的。
扁的反羞辱很有豁出去的意味。對此事,台灣有兩種看法,一是泛藍親中逢扁必反派,幸災樂禍認為是扁自取其辱,也興高采烈地奔走相告扁被老美修理的慘狀。另一是泛綠,對扁的處境很同情,也激起反美意識,認為美國沒理由聯合中國打壓民主的台灣。
事實上,所有外交活動都是國內目的的手段。換句話說,外交是內政的延長。如此,則陳水扁來回都拒絕過境美國,不是一時衝動,而是經過計算的有利他和民進黨的理性行為。
轉為內政上的成功
他對美國的倔強表現,其實是典型的陳水扁性格。愈挫折愈強硬,而且出人意表。這種「豁出去」、「走自己的路」的性格,已多次在政治鬥爭中顯現無遺,並不陌生。關鍵是美中兩國現在都已經把扁和台灣切割開來,分別對待;而且認為扁在台灣很不得人心,打擊扁不會使台灣人民憤怒,反而讓人民高興,更強化人民對扁的抱怨。這也許是美國刻意羞辱扁而不怕開罪台灣人民的原因。可是,如果扁成功操作被美中羞辱的情緒,而使綠色選民感到憤怒,轉而同情扁,扁就會把過境外交上的失敗,轉為國內政治上的成功。這正是他的強項—污水變雞湯。
在經過那樣難看的過程後,任何人,即使馬英九當總統都不能再過境阿拉斯加了。如果含辱飲恨按照美國的意旨乖乖過境,絕對無法對國內的民意民氣和國家尊嚴交代,那以後在內政上將抬不起頭來。所以拒絕過境是扁唯一的選擇。我們可以指摘過去扁傷害了台美關係而咎由自取;但事已至此,扁選擇拒絕美方的羞辱則是正確的決定。為他自己和台灣表現了起碼的自尊。更重要的是,扁藉着中美聯手打壓他而獲取的國內同情,或能破解美中把他與台灣分割對待的戰略。
影響○八大選戰況
泛綠目前的情緒還在醞釀中,等待扁明確的登高一呼,扁可藉機找回失落的支持。而泛藍則在嘲笑扁的當中,影響到本準備在○八大選支持馬的淺綠選民,重投民進黨的懷抱。
美國不會因為扁拒絕過境而打擊台灣。一則美國把扁與台灣分割對待;二則台灣對美有戰略利益。泛藍說美國今後一概按這次模式對待台灣總統的過境問題,是一廂情願的想當然耳。美國會根據誰是台灣總統、中美當時的關係,來決定怎樣的過境待遇。以前泛藍常激扁:「有種就給美國難看」;泛綠也希望扁對美國不要卑躬屈膝,現在扁歪打正着做到了,大家反而啼笑皆非,不知該怎麼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