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地帶:慢性病長者勿擅自停藥

健康地帶:慢性病長者勿擅自停藥

不少長者患有多種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等,須長期服多種藥物,療程變得繁複,誤服藥物/劑量的情況在老年患者甚至住在老人院的,也有發生。
長者生理機能逐漸衰退,身體處理藥物的能力如腎臟排泄功能亦隨之而改變。因而藥物的副作用與誤服後果亦可更嚴重。因此,病人或其照料者照顧他們服藥時要格外小心!
用藥前應細閱標籤,因為標籤上註明了病者姓名、每種藥物名稱及正確用法,細閱標籤才用藥可確保正確的藥物以正確的用法給予正確的病人。此外有很多老人家認為他們的藥物及藥量已服用多年便掉以輕心,沒有留意標籤指示。結果不少病人竟在醫生更改療程數月或數次後仍按舊療程服藥,以致病情遲遲未能受控。
另一常見毛病是很多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因為感覺病情好轉,而擅自減藥或停藥。因為多數藥物只能控制病徵,不能根治疾病,所以必須每天準時服藥。
藥物劑量過大會增加毒性及副作用,過小會導致療效不足,因此病人不應自行更改劑量。
服用藥物後,由於肝臟和腎臟不斷將藥物代謝和排泄出體外,藥效會不斷降低,所以必須定時服藥,以確保藥物能夠在體內維持有效的濃度。
你可以嘗試將用藥的時間,結合進餐或睡眠等生活習慣,以幫助記憶。但有些藥物需要在指定時間服用,以發揮療效或減低副作用,這些情況要跟從醫生及藥劑師指示服用。
如無特別指示:
每日1次,即每日於相同時間服用
每日2次,即每隔12小時服用
每日3次,即每隔6至8小時服用
每日4次,即每隔4至6小時服用
記得每天定時定量服藥!
撰文: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
逢周二至五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