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近,在商業噱頭的宣傳巨浪中,形形色色的消費送禮節目裏頭,有沒有讓母親真正舒口氣的空間?譬如說,讓母親不具名地,痛陳做母親的慘情。這樣倒比做一天spa歎一個自助餐要窩心。
做母親有多艱難,你問她們,肯定不願意在子女面前訴苦,由衷直說,一直以來也想離家出走嗎?確實是日有所思,不過不好坦白,怕子女誤會,粉碎母親的慈愛形象。閃閃縮縮有一句沒一句地表白,做母親的,可不是常常喜歡這個角色,職業婦女還好,全職媽媽的單一事業就是帶孩子,就算最終成了資深媽咪,這樣的資歷,根本無人認可,社會地位,只是在母親節這樣商業味濃的日子,才有造作的歌頌讚賞。平時嘛,母親捱到蓬頭垢面,腰臀暴脹,聲帶因為常常喝住頑皮的孩子,從鄧麗君過渡到徐小鳳。曾經聲靚樣甜的婦女,做人阿媽之後,被呼為師奶,就算不去維園,彷彿也跟維園阿伯蓋了同一個社會標籤。
一天廿四小時做湊仔婆,周日照開工,比菲傭更菲傭。這樣的阿媽生態,上帝見了也會疲累。阿媽想走佬,沒好奇怪的。希望在母親節這一天,失蹤一日,回家後不必解釋,不需要內疚,不用擔心孩子沒有人帶。這應該是所有母親都曾幻想過的應節節目。只是,人在江湖,在桌面堆滿特價點心粉麵的酒樓食肆中,難免會發現一張張笑容可掬的母親的臉,和她們掩飾得很好,多年未見穿崩的那個在眉開眼笑之中剎那乍現的落寞的眼神。能夠想像,她們多麼希望甩開一碟碟炸兩和山竹牛肉,暫時從母親這個position解放出來,年中才小休這麼一天,不過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