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買商品對沖通脹

英之見:買商品對沖通脹

兩日內集資百五億,還有幾百億新股跟尾,要消化這股集資壓力不容易。有些後悔不夠膽識短期看淡,不過機會多的是,近幾天進退留放失據後,進一步體會心理質素的要求,出錯不重要,最重要是吸取教訓,令功力精進。
金屬升勢熱辣辣,油價反攻乏力,技術走勢甚差,估計美國庫存公布之後,頗大機會下挫。屆時整體商品價格,有機會出現一次比較似樣的大調整。
商品在大牛市,散戶參與比例逐漸高。如果只揀一個資產類別,筆者會覺得股票最合適,因為是最能體現人的創富能力的資產,而人的能力,往往超乎想像。商品要升10倍並不容易,但一間公司的規模要升10倍卻不罕見,就算不計期貨合約槓桿效應帶來的風險,股票的長線投資價值也是較高。
不過在今時今日的環境,始終應該將個人投資組合的一部份放在商品之上。不錯波幅大,炒短線上落貼市相當辛苦,但是否利用槓桿效應,完全是個人選擇,買期貨也可以放較多的保證金去長揸。
持有商品是一個策略部署,不是短炒求發達,對積極投資股票的人,這個保險值得買。持有商品的最大作用,是對沖通脹加劇的風險,假如通脹忽然急升至10厘之上,可以想像屆時的利率環境將會遠高於現在,對股票而言十分不利,而商品價格則一定企硬,甚至有再進的空間。
不要忽視這個風險,不少商品價格已暴升一倍以上,資源緊拙,通脹水平遲早趕上,股票的好壞,可以是一場夢。大家也不想有這樣的一天出現,但求神拜佛,倒不如自求多福,持有一些商品,賬面浮沉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心安理得,不會一下子被通脹殺到措手不及,投資的目的,並不是追求次次贏,而可以是策略性保障自己的財富。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