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孩子一生發展重要,還是為人父者的吸煙習慣重要?一項調查發現,女性懷孕時,若居所內有人吸煙,嬰兒出生後出現發展遲緩的機率是一般兒童的1.53倍,若父親每日在家中吸5支煙以上,孩子出現發展遲緩的機率更大增至2.29倍。有兒科醫生表示,3成發展遲緩兒童最終會演變為輕度智障,3成智力稍遜,影響一生,勸喻為人父者回頭是岸,盡量戒煙,即使不能戒掉,也千萬不要在懷孕的妻子面前抽煙。 記者:張嘉雯
衞生署高級兒科醫生鄧美寧於2003年5月至2004年4月進行調查,了解香港幼兒發展遲緩與胎兒期及兒童早期吸入二手煙的關係,跟進了392名新診原因不明、發展遲緩兒童及393名正常發展兒童,全部個案的母親均為非吸煙者。
結果發現,女性懷孕時,若家居有人吸煙,嬰兒出生後出現發展遲緩的機率是一般兒童的1.53倍,若吸煙者是父親,則比率會增至1.73倍,若每日在家中吸5支煙以上,機率則為2.29倍。
遲緩童男較女為多
鄧美寧稱,過往本港研究顯示,有14%非吸煙的孕婦在懷孕時每天接觸二手煙,5成偶爾接觸;嬰兒出生後,在家中接觸二手煙的機率逾4成。醫學界一般相信尼古丁或一氧化碳會導致流向胎兒的血液減少,令胎兒組織缺氧,並會影響腦部的神經傳送物質,令細胞出現異常增生及變異。
研究又發現,若懷孕時,若父親不在家中吸煙,風險不會增加。鄧美寧補充說,在調整兒童性別及社會經濟學等因素後,母親吸入二手煙與否跟孩子出現發展遲緩沒有顯著分別,意思是兩者之間有一定關係,但需要再增加樣本數目,以剔除性別及社經因素的影響。
歲半未識行應求醫
鄧美寧指出發展遲緩的兒童在運動能力、社交技巧、聽講能力、手眼協調等方面表現不理想,男孩較女孩為多,多來自社經地位較低的家庭,她提醒家長,若孩子在歲半以後仍未能獨自步行,2歲仍講不出單字,則應求醫,否則不但學業成績不理想,也可能演變出輕度智障、讀寫障礙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