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QA

文革QA

Q:文革時期破「四舊」是破甚麼?

A:1966年6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橫掃一切牛鬼蛇神》,提出「破除幾千年來一切剝削階級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四舊)」的口號,將破「四舊」列為文革的重要目標。當年8月,毛澤東在天安門接見百萬紅衞兵後,全國各地的紅衞兵、造反派破「四舊」行動升級,大肆破壞寺院、古迹、古籍等文物,最令人髮指的是隨意抄家。

Q:毛澤東提倡的「四大」是甚麼?

A:「四大」,是指「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毛澤東在1966年8月5日發難攻擊劉少奇,用鉛筆在一張舊《北京日報》的邊緣空白處寫幾十個字。在秘書謄清以後,毛又加上標題:《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可見,毛對運用大字報攻擊政敵情有獨鍾。1975年1月,四屆全國人大將「四大」載入憲法,直至1982年修憲才取消有關條文。

Q:紅衞兵等於造反派嗎?

A:紅衞兵和造反派是許多人耳熟能詳的文革詞彙。但兩者不能畫上等號。「造反有理」的口號是以清華大學附中為首的一批「老紅衞兵」率先喊出的,但他們當中有不少是高幹子弟,終因傾向保爹保娘被視為「保皇派」而出局,被中央文革小組支持的其他紅衞兵造反派組織所取代。新湧現的造反派,不僅有紅衞兵,也包括社會各階層,有工人、農民、醫生、幹部等,甚至有些是軍人。

Q:文革個人崇拜狂熱有哪些表現?

A:文革對毛澤東的個人崇拜達到全民瘋狂的地步,除了大量印製毛章、毛著外,還有很多形式上的舉動,如「早請示、晚滙報」、忠字舞、語錄歌等,也出現一些特有的詞彙,如「三忠於」、「四無限」等。「三忠於」是忠於毛主席、忠於毛澤東思想、忠於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四無限」是對毛主席、毛澤東思想、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要無限崇拜、無限熱愛、無限信仰、無限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