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長期熊市中的反彈?

國際視野:長期熊市中的反彈?

全球股市表現如脫韁野馬,大摩MSCI環球指數創下349.28點,改寫自2000年3月科網股泡沫爆破前高位,亦打破了部份「專家」年前所發明的「長期熊市中的反彈」新概念「神」話。筆者當時並不認同,甚麼長期熊市?長到幾時?甚麼反彈,反彈多少?全部得個講字,時間和幅度則欠奉,可憐本地一些傳媒照搬,分析員人云亦云,現在豈不啞口無言?

新興市場表現極佳

何止MSCI指數,美國中小業Russell2000指數、紐約證交所小企綜合指數(NYSEComposite)和英國富時250指數亦創新高。MSCI環球指數在載住30隻大笨象的杜指和備受重視的富時100指數還未創新高的環境下破紀錄,乃拜新興市場表現極佳幫上一把。一講起新興市場,投資者一定心有餘悸,無論亞洲金融風暴、俄羅斯或拉美債務及貨幣危機等對金融市場之破壞還歷歷在目。不過若細心研究,這次新興市場股市之興旺,大部份由於有貨賣──不是石油、貴金屬,便是基本金屬、原材料或農產品,在需求驟增、價格持續上升的情況下,汝道不如豬籠入水、賺到盤滿缽滿(外儲亦大幅增長)才怪,何況在全球化的大趨勢下,out-sourcing和外國直接投資(FDI)大舉湧入新興市場,有如此solidground頂住,你估是當年玩模擬泡沫的吳下「阿蒙」乎?
已發展國家方面,美國企業盈利連續12季錄得雙位數字增長,根據美林統計,盈利相對GDP的貢獻是自1959年以來最勁。此外大摩指MSCI環球指數P/E約在18倍,相比2000年的33倍;(股)息率現時為2%,相對當年的1.3%遠勝,聰明的讀者/投資者應心中有數矣!
順便要提的,是今日聯儲局之會後聲明及美國在波斯灣之部署,或會是trigger調整藉口。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