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落實「十一.五」(第11個5年計劃)計劃,計劃不但詳述了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藍圖,而且有不少篇幅是用於闡述改善環境,其中,已就環保撥備的投資已有1.3萬億元人民幣。撇開通脹不計,這差不多是2001年開始的「十.五」(第10個5年計劃)計劃中同類型數字(7000億元人民幣)的兩倍。
中國增加對環保的重視,並不令人意外。內地近幾年經濟增長迅速,經已對環保帶來的沉重打擊,尤其是廣東省內的經濟重點城市如廣州和深圳,工廠的排放不但影響市內空氣質素,甚至連鄰近的城市都被波及。
不知大家有否留意,上星期本港空氣質素好像好轉了,不但看不見濃霧,而且整個藍天清晰可見,是近年較罕見的好天氣。不知這是否與五一黃金周內地工廠休息有關?
此外,龐大的人口也對環境造成污染,情況跟70年代的東京十分相似。例如現時北京的二氧化硫(SulphurDioxide)正邁向接近70年代東京的水平,而空氣中的二氧化硫會導致呼吸系統出現疾病及形成酸雨。
1970年,日本政府毅然對與環境污染有關的條例作出重要修訂,空氣污染程度其後亦因此而得到明顯改善,相信中國政府亦希望取得同樣的成果,並希望藉着「十一.五」計劃,將能源消耗減少20%,以及將污染物排放減少10%。
空氣與水 污染趨嚴重
另一個中國所面對的問題是食水。正如之前我們在此指出,亞洲正面臨嚴重的缺水問題。專家指出,到2025年,亞洲國家將有3900萬公頃的水稻面臨缺水困擾。中國以農立國,缺水自然會是優先要解決的潛在問題。目前,雖然中國人口佔全世界人口的22%,但食水只佔全世界的7%,而且分布不平均,部份食水更已被污染。根據中國水資源局的報告,內地有超過一半的河水是不適合飲用的,湖水跟地下水的情況也差不多,所以有需要尋求解決的方案。
經驗佔先 日企可受惠
基於上述的空氣及食水問題,根據最近公布的「十一.五」計劃內容推斷,我們可以預見在2008年北京奧運舉行前,中國將會致力推行環保項目。因為中國已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而且這些工程將需要大量國際專家的意見,相信國際環保行業將可因而受惠,其中日本環保公司正處於一個有利的位置,因為他們對這方面的經驗豐富。
要投資這些行業,首個方法是直接投資在公司股票上,但日本公司股票可能比較難接觸,而且一般本地投資者對於日股都會較為陌生,所以不妨考慮透過「環保主題基金」來把握這1次的投資商機。
卓凱玲
研究部主管
晉裕環球資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