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愛詩與美國智庫討論23條<br>

梁愛詩與美國智庫討論23條

【記者陳沛敏華盛頓報道】展開訪美行程的前任律政司司長梁愛詩強調,此行並非為《基本法》23條立法鋪路,但與當地政界及商界等會面時,若他們對23條立法的爭議有所「誤解」,她會盡量解釋。她又表示,在美國國會演講時將提及香港與內地、澳門及台灣的司法互助情況、問題和前景,她認為本港與內地商討移交逃犯協議面對的障礙,不難解決。
隨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訪美的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昨在華盛頓先後與中國駐美大使周文重,以及布魯金斯研究所等智庫會面。她表示,曾與智庫的代表討論23條問題,並從憲法角度作出解釋,又提及本港回歸後司法仍然獨立。
梁愛詩說,本周三在美國國會演講的主題為一國兩制的落實,將觸及兩岸四地司法互助問題。
她指出,本港與內地商討移交逃犯安排多年,至今仍未達成協議,主要障礙是內地死刑問題,但她認為只要訂明本港移交內地的逃犯不會被判處死刑,應可解決。

稱從憲法角度解釋

中港遲遲未能達成協議,因牽涉的不只是法律問題,還有其他考慮,但她不能透露詳情,現不在其位,更不便預測何時會達成協議。但她認為,達成協議對雙方都有好處,例如一些內地貪污案的犯人因無法移交內地,才讓他們逍遙法外。
對於有指訪美之行是為23條重新上馬鋪路,梁愛詩強調,此行主要為了解美國各界對香港和中國的看法和關注,結交一些朋友,並向他們解釋香港的情況,但若有人問及有關23條立法,她會作出解釋,並澄清當中的一些誤解。
她不同意先有普選才為23條立法的意見,對於甚麼時候是23條立法的適當時機,她表示立法是由政策局提出,應由政府決定甚麼時候立法,23條屬保安局的政策範圍,因此應由保安局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