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樓價飛漲 最後墓園清拆<br>紅衛兵屍骨難安

城市樓價飛漲 最後墓園清拆
紅衛兵屍骨難安

「我們這裏的樓價已漲到每平方米3,800元(人民幣),今年還將往上漲。」重慶已成為中國西南地區樓價漲幅僅次於成都的城市。樓市的升溫,將令在文革中「獻身」的紅衞兵小將在九泉之下也無容身之所。全國僅存、位於重慶沙坪壩區,埋葬600多人的紅衞兵墓園,正面臨清拆的厄運。重慶市國土局官員對本報表示,市政府已對墓群所在地進行規劃,亦制訂了相關的發展方案,因墓群涉及文革這敏感的話題,當局擬低調處理。

佔地2,000平方米的紅衞兵墓園,坐落於重慶沙坪公園西南角,被灰色的圍牆層層包起,與牆外的熙熙攘攘有着天淵之別。一座小小的山坡上,排列着110多座墓碑,以及嚴重破壞的墓群。
據悉,造墓立碑時間是從1967年6月開始,到1969年1月止。被埋葬的死者基本上屬於文革期間重慶「815」造反派的成員,當中,也不乏個別無辜受害者及數名解放軍烈士。

槍炮坦克出動 重慶空前動亂

「重慶是文革期間全國武鬥最厲害的城市。因為重慶是國家軍工三線企業的所在地,有許多軍工廠,各大造反派容易從工廠拿出坦克、大炮等重裝備武器進行械鬥,甚至有人還將民用船改裝為軍艦,不像北京或上海等那樣,最多只有步槍而已。」一名重慶人士對記者稱,文革由文攻(批鬥)到武鬥,重慶隨即陷入空前的動亂中。
1967年,重慶造反派分裂為勢不兩立的兩大派別:「815」派和「反到底」派。官方資料顯示,從1967年夏到1968年夏,兩大派系共先後發生武鬥31次,動用槍、炮、坦克、炮艇等軍械兵器24次,各種原因死亡超過645人。

死難人士家屬 盼望保留文物

死者中年齡最大的是60歲,最小的僅為14歲,其中部份為女性。重慶武鬥最後在政府和軍方的鎮壓下停止,而兩派首領隨後都被判處無期徒刑。
重慶沙坪壩區一房地產銷售公司的負責人對本報稱,自3年前重慶大學落戶該區後,市政府已決定將沙坪壩打造為重慶的文化中心,由於土地供應緊張,紅衞兵墓園也被納入發展規劃。
紅衞兵墓園將清拆的消息震驚了海內外,死難者家屬席慶生等一直持反對態度,不少民間人士正奔走呼喊,希望保留這一文物以警示後人。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