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哥眼中的中國 - 陶傑

湯哥眼中的中國 - 陶傑

湯告魯斯的《職業特工隊》第三集,在上海和浙江水鎮取景,美國人寵幸上海,據說上海人樂壞了,開放街道讓湯哥飛車,還拱手讓出浦東兩幢大廈,讓湯哥扮蜘蛛俠來回彈跳,把港產片的香港同胞們,羨慕得吞口水,一邊儍了眼。
當然,還是要先審批劇本,以免「辱華」。在上海取景,貪圖上海的新型大廈最有未來的科幻感,湯哥只不過把中國當做電影故事其中一幕布景,何況到了今日的境界,湯哥已經是荷李活的天神,祂不需要以貶辱一個亞洲大國的方式來抬高自己,所以《職業特工隊》第三集裏的中國,沒有什麼刻意醜化,除了湯告魯斯來到中國,可以胡亂飛車,撞死路上的保安和交警而居然不受制裁,令人覺得上海有點像美國的租界之外,感覺上還相當的平實。

最好笑的,是片中的湯哥,剛來到上海,站在弄堂的天台,前景的天台上有兩根竹竿,掛晾着幾件衣衫和胸圍。一九七三年,意大利導演安東尼奧尼到中國拍了一齣紀錄片,片中有一個鏡頭,拍南京的長江大橋,安東尼奧尼也用幾根竹竿晾着些內衣為近景,以竹竿子為框架,對南京長江大橋作出視點創意相當新奇的遠眺。這個鏡頭惹毛了中國政府,大罵安東尼奧尼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沒想到三十多年後,湯告魯斯在新作中,也用如此含蓄的手法,向安東尼奧尼這位前輩致敬。湯告魯斯不但身手敏捷,也很有電影知識的內涵修養。
還有一幕,湯告魯斯追拿大賊,闖進了一座古陋的民居,屋裏有四個中國老人,本來在打麻將,看見闖進一個洋人,徐徐抬起頭,轉過身呆呆地凝視着湯哥,他們的臉孔木無表情,跟十九世紀清末中國的黑白明信片裏,磨米補鞋的一眾蟻民的樣子,完全沒有分別。在美國上映,讓十五六歲的美國青少年乍眼看,還以為是屍變,湯告魯斯雖然表達了中國的那種不朽(Timelessness)的感覺,無意中經營了一點驚嚇感,憑此一鏡頭,就足以讓本片掛上二級B的電檢證書,即應由父母家長陪同指導觀賞。
至於踩在水鎮兩旁明清舊民居的黑簷瓦上施展輕功,像一隻兔子踏在一列烏龜背上蹦躍彈跳,以學院的角度,是西方對東方文化的衝擊和挑戰,表現了以湯告魯斯為代表的美國文化的青春活力,亦屬神來之筆。
這些場面,劇本裏當然沒有寫進去,拍的時候臨場加插,增進了中美人民的了解,橫嶺側峯,湯哥眼中的中國很獨特,單看這幾場,大有收穫,七十元票價,一點也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