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血10次研究產前安全檢測<br>懷孕女學者自當白老鼠

獻血10次研究產前安全檢測
懷孕女學者自當白老鼠

【本報訊】成功的科學家都具備忘我精神,有時還要犧牲自己做白老鼠。中大化學病理學系副教授趙慧君本身研究產前檢測技術,在懷孖胎時竟主動為科學研究獻血近10次;其後她突然患上妊娠高血壓,隨時有一屍三命的危機,但她冷靜面對,並順利誕下一對孖女,從此下定決心做好自己的專長,從事相關研究,造福其他孕婦。校方認同她的貢獻,授予青年學者研究成就獎,以示嘉許。 記者:劉美顏

目前透過抽羊胎水作產前檢查,有流產的風險,所以趙慧君一直在研究更安全檢查方法。她利用胎兒會釋放核酸到母親血液的發現,以自己的血作實驗,以提供數據證明可從母親血液中驗出胎兒有否患先天疾病。

獲中大研究成就獎

她於05年初懷孕32周時突然水腫,「兩周後小腿粗到好以大髀咁」,證實患上妊娠高血壓,需要入院觀察2周,其間提心吊膽,幸好有驚無險,終在10月6日誕下孖女。
身兼母親及科研人員,令她更明白自己研究的重要性,其研究證實可從母親血液,斷定胎兒有否患上乙型地中海貧血症。她希望未來可推展至檢驗胎兒有否生長遲緩、早產或孕婦有否患上妊娠高血壓等。她是今屆中大青年學者研究成就獎得主之一,各得獎人均須為中大的教師。
至於研究生最佳研究成績獎的得主必須曾是中大的研究生,得獎者之一的彭文慧為04年理學系哲學系博士畢業生,現在美國麻省理工大學進行記憶研究。她發現形成人類長期記憶的關鍵是一種名為「腦源性神經營養因素」的蛋白質,若科學界對此了解更多,有助治療記憶失調毛病。
另一得獎人周詠妍來自心理學系,她發現「對話式閱讀」有助孩子認字,家長可透過故事書的圖畫向孩子提問,採用這方法的孩子識字量較一般孩子多3成。中大昨共嘉許9名科研人員,表揚他們在不同範疇的努力。

趙慧君在懷孕後期突然發現有妊娠高血壓,幸最後安全誕下孖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