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甚麼是文化大革命?
A:所謂文化大革命,並不是只波及文化界的政治運動。1965年11月,上海《文匯報》發表《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並得到中共領導人毛澤東的支持。翌年,對《海瑞罷官》的批判擴大至文藝界、史學界、哲學界,成為文化大革命的導火線。至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通知》(即《五一六通知》),正式揭開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這場政治運動蔓延至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直至1976年10月,「四人幫」被捕,才標誌着10年文革結束。
Q:毛澤東為甚麼要發動文革?
A:一般認為,毛澤東發動文革、大搞個人崇拜是出於中共黨內權力鬥爭的需要,目的是為了打倒當時執掌實權的國家主席劉少奇、中央書記處總書記鄧小平、北京市委書記彭真等人。1970年12月,毛澤東向美國作家斯諾(EdgarSnow)談及當年大樹個人崇拜的原因時坦承:「因為那個時候的黨權、宣傳工作的權、各個省的黨權、各個地方的權,比如北京市委的權,我也管不了。」
Q:毛澤東怎樣發動文革?
A:1965年底,毛澤東表態支持《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點燃文革的導火線。翌年5月,北京大學聶元梓等人貼出攻擊北京市委的大字報,毛澤東在8月5日也寫出《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肯定聶元梓等人的大字報是「全國第一張馬列主義大字報」。自8月18日至11月26日,毛澤東8次在天安門城樓檢閱紅衞兵,支持他們造反,將全民的狂熱引向高潮。
Q:文革為甚麼被稱為「10年浩劫」?
A:文革對中國政治、社會、經濟、文化及道德觀念所造成的破壞罄竹難書。已故中共元老葉劍英曾將文革的劫難概括為:「文化大革命死了2000萬人,整了1億人,浪費了8,000億人民幣。」在文革中慘死的,有國家主席劉少奇、元帥賀龍等高官,也有老舍、傅雷、鄧拓等文人。文革結束後,在鄧小平、胡耀邦主持下,獲平反的冤假錯案就有300萬宗。
Q:中共為文革下的定論是甚麼?
A:中共曾在1981年6月舉行的十一屆六中全會上通過《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文革作出定論:「歷史已經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不過,中共一直未完全否定毛澤東及文革,鄧小平生前一再強調,對毛澤東的錯誤,不能寫過頭,否則就是抹黑黨和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