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如履薄冰 戰戰兢兢

國際視野:如履薄冰 戰戰兢兢

本周市場焦點,並非放在聯儲局加息與否,而是密切注視議息會議後的聲明,究竟對利率走向有何啓示。一齣《亂世佳人》不但搞到滿城風雨,更為全球金融市場帶來一陣漣漪,足見伯南克之影響力是何等巨大。
其實上次的會議紀錄沒有說暫停加息,伯南克向國會作證也僅指利率去向須看數據,以當時環境而言,看數據被解讀為利率快或已見頂實無可厚非,請問甚麼數字支持儲局將利率調高過「中性」水平?若以核心個人消費開支平減指數(corePCEdeflator)加2%或2.5%來衡量,亦已加過龍矣,又何來理由再加?反觀視通脹如猛虎的歐洲央行,就算不以headline消費物價指數做標準,按兵在2.5厘不動,又怎自圓其說(核心CPI約為1.5%)?

容易計錯數

筆者認為,伯南克有點先天下之憂而憂之氣魄,不過由於是學院派,又怎能將書本之理論棄如敝屣?資產價格之上升,甚或商品期貨之失常飆升,又是否應被納入作為考慮利率調節方向之列,只能心中有數,不宜宣之於口。不看整體形勢,光看數據,很容易失之毫釐,甚或助長了「魔鬼」的氣燄,如果計算埋「整體」,則不難出錯,畢竟決策者也是人,不是神,汝道目前情況,是否如筆者早前所說如履薄冰?
上周五的兩個經濟數據,4月份非農業新增職位僅錄得13.8萬,遠少於市場預期的20萬;平均時薪上升0.5%,按年為3.8%,是4年半來最高,加埋周四公布的前一周新申領失業援助人數上升至32.2萬人,首季勞工成本增長2.5%、生產力升3.2%,綜合上述數字,你話應該加(息)定唔加?假如霎眼睇埋那些貴金屬或商品期貨,又應作何取捨?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