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陸羽平報道】現時全港在同一幅石牆上生長最多青果榕的是位於石硤尾又一村龍珠街的一條明渠,但該明渠受到渠務署工程影響,面臨被斬除,經環保團體與當區區議會磋商後,最後決定保留其中8棵,包括全港最大棵的石牆青果榕。長春社公共事務主任溫國偉強調勉強接受該署保留部份石牆樹的做法,但批評不應以「臭屎密冚」方式來破壞明渠的原貌。
該明渠石牆兩旁共有18棵樹,包括青果榕、細葉榕、對葉榕及白楸等,樹高5至12米,林蔭處處儼如市區中的小綠洲,而南面同一幅石牆上共有8棵青果榕。溫志偉稱,本港常見的石牆樹多以細葉榕及大葉榕為主,青果榕則較罕見,該處更有全港最大2棵生長於石牆上的青果榕。
需斬第2大青果榕
渠務署龍珠街明渠工程於3月開始,預計明年底竣工,工程將會放置密封式的箱型雨水渠,減低明渠發出的臭味。署方原擬砍伐所有石牆樹,經環保團體及學者聯手反對下,署方決定改變其中15米的設計,令8棵石牆樹免被砍伐。惟全港第2大的青果榕最終仍難逃被斬厄運。
仍保留石牆樹原貌
溫志偉指該署提出的新方案較原計劃進步,惟工程破壞了明渠原有的地貌。他指當局改善明渠臭味應注重清理上游的污染源頭,而非以逃避方式「臭屎密冚」。負責該項工程的渠務署高級工程師劉志強說,龍珠街填平明渠工程令水質減低污染,而石牆樹的特色原貌仍獲保留,而署方一直致力杜絕上游的非法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