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痛風是負責代謝分解作用的酵素沒有發揮應有功能,令排泄尿酸的管道受阻,血液中尿酸濃度過高,造成大量尿酸鹽結晶在人體內沉澱,引起種種發炎疼痛的症狀,這種代謝酵素的缺乏,主要是來自遺傳的影響。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驗血可知道體內尿酸是否過高,驗尿則可知血中尿酸高是否因為腎臟排出太少,而不是體內製成的尿酸太多。X光檢查無助急性痛風診斷,因為無法顯示出沉澱物,但是長期患上痛風,X光則可看到關節損傷的迹象。最根本的檢查方法是從關節內抽取小量液體,在顯微鏡下觀察,如有尿酸結晶,即可確定無疑。
血中尿酸濃度高到一定程度,就稱為高尿酸血症,其原因不外乎尿酸鹽生成過高,排泄不足或兩者皆是,大多數病人是排泄不足,約佔9成。
應戒吃內臟
高尿酸血症不一定等於痛風,尤其是腎臟功能不好的人,但高尿酸血症的患者,罹患痛風的機率較高,有10%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會引起痛風。
因為尿酸在血液中積聚,導致身體各處出現尿酸結晶,包括皮膚和腎臟,又以關節最容易被侵襲,一般是逐漸沉積在關節滑膜及軟骨上,當濃度飽和,尿酸鹽晶體就會釋放到滑膜液中,誘發急性炎症,即是痛風。
火鍋湯底、肉汁及雞精、動物內臟、有殼海鮮、魚肝、蘆笋、香菇、含酵母的乳酸飲料等,因為含有大量普林(purine,或稱嘌呤),是高尿酸症患者必須戒吃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