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Preiss筆記:油價愈升美國影響力愈降

MichaelPreiss筆記:油價愈升美國影響力愈降

狄更斯在《雙城記》中這樣寫:「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很多投資者都會對此深有同感,尤其當他們看到油價和金價不斷創新高,而一度被視為全能的美元卻面對一波接一波的強大沽壓時。

美元是1隻充滿瑕疵的貨幣,因為今日的美國是史上歷來最大的債務國,其債務正以每15個月增加1萬億美元的速度增長。若從外債的角度看,美國已經失控,當我們踏入新世界秩序年代之際,美元更加岌岌可危。
隨着油價不斷上漲,美國總統喬治布殊在國內的支持度不斷下滑,而高油價亦侵蝕布殊達致外交目標的能力。

多國敢向美國說不

一些國家如伊朗、俄羅斯及中國,再也不視美國為可以影響其經濟的巨人。
21世紀是1個全球新秩序年代,美國的影響力正不斷下降。處於紀錄高位的能源價格,削弱了美國對一些類似俄羅斯般能源蘊藏量豐富國家的影響力,令美國難以再孤立一些經常製造麻煩的國家如委內瑞拉和蘇丹,並使美國與中國般油需持續飛升國家的經濟和外交關係趨於緊張。
期油價格顯示,在2008年11月的下次美國總統大選前,油價仍會高企於每桶75美元附近。那些產油國大發橫財之餘,亦阻礙了布殊在這些亞洲和中東國家推行民主、鼓吹自由市場,並為核子武器擴散叫停的目標。
高油價令布殊雙手被綁,而敢於對美國不合理要求說不的國家,已不再局限於產油國。譬如中國這個耗油量僅次於美國的國家,便四出搜尋油源,更不惜與伊朗、尼日利亞和蘇丹等國家談論投資事宜,而這些國家正是布殊亟欲改善人權和推動民主的目標國家。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4月20日出訪美國後,轉頭便去了尼日利亞這個非洲最大產油國商討在該國鑽探油井事宜。
此外,自年頭至今股市累升了54%的俄羅斯,華盛頓對其所能發揮的影響力亦愈來愈小。令布殊和白宮最感懊惱的,是俄羅斯總統普京壓抑國內的民主,並尋求在前蘇聯共和國增加影響力。普京更不肯向北朝鮮和伊朗國家施壓,禁止它們發展核武器,同時與中國聯成一線,力拒美國向伊朗實施禁制的努力。

收入豐產油國坐大

去年俄羅斯從石油和石油產品出口賺取了1170億美元,售賣天然氣亦錄得320億美元的進賬。而伊朗這個石油和天然氣蘊藏量全球第2大的國家,其總統內賈德已拒絕順應聯合國的最後通牒,擱置發展其核計劃。截至3月20日的財政年度,伊朗的賣油收入高達450億美元,較之前1年多出約50%。這些收入有助伊朗社會保持和諧,亦令當權者得以繼續掌權。
高油價亦支持了一些價值觀與美國有別的政權,美國第3大石油進口國委內瑞拉的總統查維斯正尋求擴大其在拉丁美洲的影響力,呼籲哥倫比亞撕毀與美國簽署的自由貿易協議。
我們正身處資源民族主義新浪潮的中央,這些國家認為它們再不需要美國扶持,與之前比較,這是1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黃金石油仍要追捧

令人不悅的事實是,全球並非短缺石油,缺乏的只是可以用平價抽取的石油。油價已進入長期上升軌,縱使上升過程中會有波折,但整體方向仍是向上。換言之,平價石油的年代已經過去。
對於投資者來說,這意味着長線而言必須沽美元並投資於黃金和石油。石油是今日最有價值的商品,而世上唯一供應過量而價值又迅速蒸發的商品,便是美元。
[email protected]
﹙本欄隔周逢周一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