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投資一周:抽中行不如長揸交行建行

蘋果投資一周:抽中行不如長揸交行建行

未來市場最熱門話題之一必定是於將會公開招股的中國銀行(簡稱中行)。投資者應該斥巨資申請,還是小注抽一兩手過過癮?究竟中行會否延續近期新股必賺的神話呢?香港人都熟悉中國銀行嗎?不過,更大的可能是,大多數香港人將中銀香港(2388)跟將會上市的中行混淆。中銀香港堂堂一家特區發鈔銀行,格調不會差到哪裏去吧!跟中國建設銀行(939)、中國工商銀行及中國農業銀行合稱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理應備受中央的呵護吧!

中行上市哪又如何?

雖然中行對外宣傳的賣點是擁有最多海外分行的國有銀行,網絡覆蓋全球27個家及地區,不過長遠來說,隨了QDII的快將落實,外滙市場的開放以及根據入世時所作出的承諾,中行能否仍維持國內外滙的市場佔有率,而盈利會否因此受壓等都是值得深思的問題。而且中行作為大陸最主要外滙銀行,境內外滙存款及貸款均佔市場第一位,所以中行要面對相關的滙兌風險亦是第一位。04年底中行的外滙資產及負債分別佔其總資產及負債的49%及47%,不過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不斷增加,瑞銀估計去年中行已錄得51億元人民幣滙兌上的損失,預計06年再損失達43億元人民幣。高盛則估計,中行尚未對沖的外滙達263億美元;人民幣每升值0.1%,中行今年的盈利及賬面值就會分別調低3.3%及0.6%。
另一方面,04年中行年報顯示,不良貸款比率為5.12%。企業貸款及消費信貸分別佔77%及23%,住房信貸佔其消費信貸73%,約3600億元,佔總貸款額約17%。以國有銀行的水平來說,中行的借貸質素並不算太差,不過相比已在港上市的建行和交行則略為遜色。宏調因素亦影響住房信貸方面的未來收入,構成另一不利因素。

要留意管理層質素

中行與其他國有銀行一樣,主要靠息差作為收入來源。中行貸款的利息佔其總利息收入的71%,04年淨利息收入約850億元人民幣。雖然隨着中央上月調高貸款利率,各大銀行的利息收入都因此相應增加。不過,中行無論在借貸或存款增長均不及建行和交行,投資者若看好中國銀行業前景,首選亦不會是中行。
根據中行上市主承銷商發表的報告披露,中行05年稅後盈利預料為259.21億元人民幣,較04年度209.32億元,增長23.8%。根據中銀國際的報告,中行擬以介乎2至2.3倍的市賬率上市,以其05年每股賬面值約為1.1元人民計算,即每股招股價介乎2.2至2.53元人民幣,以這個定價上市顯然偏高,相信是承銷商認為港人已經接受了國有銀行股,所以在定價時亦相對大膽。

外資入股信心指標

中行最令人擔心的問題是管理層質素以及內部控制。中行高層過往曾涉及多宗貪污及問題貸款︰01年10月,中行廣東開平分行行長許超凡等人被揭發竊取4.85億美元;03年12月,前中行行長王雪冰被控收受多宗賄款,折合逾110萬元人民幣;05年8月,為港人所熟識的中銀香港總裁劉金寶亦因貪污被捕,涉及752萬元人民幣。散戶認購國內銀行股,務須留意管理層質素,而外資銀行入股內地銀行則可作一定參考指標。以交通銀行(3328)為例,滙控(005)不但擁有19.90%權益,亦派遣高層協助其管理,這點信心保證,中行亦暫時欠奉。
事實上,就算可以撇除一切大陸銀行業的不明朗因素,投資的最佳選擇仍然是交行和建行,甚至乎傳聞將於年底來港上市的工行,至於中行能否延續近期新股必賺的神話,那就要看香港人的非理性亢奮要延續到甚麼時候了。
蘋果財經資訊研究組:陸敬賢、張德遜、陳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