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時今日,分析石油價格不能再套用90年代的方法。現在石油出口國組織(OrganizationofthePetroleumExportingCountries,簡稱OPEC)對成員國的生產配額,對油價的影響其實微乎其微,問題是這些影響油價的因素,大多不會受油價高企而改變,換言之就算油價不斷上升,有關因素仍會繼續推高油價,完全改變整個世界的石油市場面貌。
目前,影響油價的首要因素,是中國及印度等人口大國對石油需求及消耗量不斷增加。除了沙地阿拉伯之外,主要石油出口國產量均已到達極限。
不過,專注能源業的投資行銀Simmons&Company發表研究報告,質疑沙地是否真正仍然擁有額外備用生產量,甚至認為沙地石油產量在不久將來會大幅下跌。
現時全球每天消耗原油約8300萬桶。05年中國耗油量為每天695萬桶(見圖),並繼續跟隨國民生產總值(GDP)以雙位數增長,加上另一個人口大國印度在後急起直追,而世界油產量又難以增加,中印只有以更高價錢,從其他使用國手中收購各地石油。
事實上,歐洲國家亦嘗試減少對石油的依賴。01年法國平均每天耗油量為205萬桶,到05年第四季已減少至194萬桶;德國則由281萬桶減至262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