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環署拒公布詳細結果捱轟<br>再抽查農藥含量超市蔬菜過關

食環署拒公布詳細結果捱轟
再抽查農藥含量超市蔬菜過關

【本報訊】食物環境衞生署昨日公布抽查超市蔬菜樣本的結果,但只透露農藥無超標,沒有公開詳細的化驗結果,包括有沒有農藥及份量多少,食物安全專員麥倩屏更稱,就算蔬菜農藥超標,不等於食物不安全;立法會議員李華明批評當局輕視食物安全標準:「警察都唔會當啲賊偷少少錢,唔算偷嘢啦。」他要求當局加強抽查超市蔬菜等。
綠色和平上月在百佳及惠康的蔬菜樣本中,發現7成半含殘餘農藥,部份被驗出有禁用的農藥滴滴涕、甲胺磷、六六六及懷疑可致乳癌的林丹等。

議員批評輕視安全

食環署食物安全中心昨公布,早前在有關超市抽查39個蔬菜樣本作除害劑殘餘物測試,包括蔬菜和豆類,而測試的除害劑約有70種,包括滴滴涕、林丹、六六六和甲胺磷等,結果全部沒有超標。測試標準是參照食品法典委員會的標準,測試方法亦符合該會指引及國際慣常做法,即測試蔬菜全部可食用部份。
食物安全專員麥倩屏表示,就算蔬菜農藥超標,不等於食物不安全:「超標其實係一個訊號,即係我哋要跟進。」發言人補充,除害劑多可溶於水,故市民應把蔬菜最外一層的葉去掉;在清水下重複沖洗數次;把蔬菜浸在清水中一小時,然後再清洗;並徹底把菜煮熟才食用。發言人說,由於每種菜的農藥測試結果也十分繁多,故不會詳列。
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主席李華明,批評麥倩屏說法不負責任,輕視安全標準。他又認為當局應公開各種菜的測試結果,讓市民更了解;他又說該局亦應加強抽檢,保障市民安全。
綠色和平食物安全副項目主任周婉蘋說,農藥問題涉及天氣與季節,故當局單一次抽查結果,未必能反映實況,故促當局增加抽查,並監管菜源。惠康及百佳發言人均稱,抽查結果反映超市蔬菜監管制度奏效,可釋公眾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