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連兩天太平清醮飄色巡遊活動高潮浪接浪,隨着激烈的搶包山於凌晨結束,天剛亮另一高潮又掀起──輪候平安包。逾2萬個平安包,無論是好包、濕水包、甚至發霉包,不消兩小時被不斷來回排隊的長洲老婦、湊熱鬧的遊客、貪得意的學生等約500人次,一掃而光。為求平安,部份老婦更揚言即使是發霉包也會照吃。 記者:陸羽平 黃偉駿
大會在昨晨9時派發平安包,10數名老婦更早於6時許已到場排隊,正式派包前一度有兩、三百人輪候,相較附近街口餅店輪候新鮮出爐平安包的寥寥數人,形成強烈對比。
曾作過祭祀較矜貴
排前列的婆婆煞有介事說,由於包山上的平安包已作過祭祀,因此較新鮮買來的平安包更為「矜貴」,故無論是供奉祖先或自己進食均能圖吉利。儘管部份平安包的包身已滋生霉菌,或被雨水泡至軟綿綿,不少老人家仍表示會拿回家翻熱再吃,或將其曬乾後掛在門口壓邪。
排隊人士當中更有內地自由行旅客、居港的日籍人士、學習中國傳統節慶的中學生等。內地自由行旅客蔡女士對太平清醮的活動甚感新奇,她表示,前日與家人一起到長洲觀看飄色巡遊,昨又花了數小時排隊看搶包山,聽說平安包代表長壽,故又來領取一份拿回家派給街坊。
任職旅行社的林小姐在昨晨下船後即趕住排隊輪包,拿到後又急不及待地拍照留念,但看到四處都是遭人丟棄的壞包,自言「早知唔使排得咁辛苦啦」。更有遊客對平安包感到好奇,拿起丟棄的包撕了一點試味。
負責派發平安包的太平清醮值理會財務主任陳德明坦言,本月2日已將平安包放上包山,但因沒有帆布遮雨故令部份包被浸爛。他說平安包發霉沒問題,為求平安照食可也,「傳統的平安包以麻蓉為餡,𠵱家市民轉咗口味,近年改為蓮蓉餡。」
霉菌可能含有毒素
全民健康動力主席勞永樂醫生指出,發霉的平安包不宜進食,霉菌有可能含有毒素如黃曲霉毒素及赭曲霉毒素,進食高劑量會導致急性食物中毒,長期攝入會傷害肝或腎臟,甚至致癌。霉菌毒素非常耐熱,高溫蒸熱也未必能分解毒素。
家庭醫生關嘉美稱,存放太久的平安包會有不少細菌滋長如大腸桿菌,吃下會屙嘔、肚痛,「如果啲婆婆一意孤行要食發霉平安包,就要搣咗發霉嘅地方,蒸熱後咬一啖求個安心就算,唔好成個食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