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逾122萬選民昨天投票,選出新一屆國會84位議員,截至本港時間今晨零時30分,初步點票結果顯示,執政人民行動黨取得59席,總理李顯龍保住席位,繼續執政,反對黨議員詹時中和劉程強成功連任,力保改選前的2席紀錄。
人民行動黨今次贏得殊不容易,因為反對黨派出47位候選人應戰,令執政黨大失預算,無法在前周提名日率先宣布勝出,這是18年來首趟,李顯龍的選區更首次有人出來挑戰總理的議席,令他無法像父親李光耀、國務資政吳作棟般在沒對手下自動當選。
選民渴望改變現狀
這次選舉被視為是對54歲的李顯龍的公投,也是選民首次在超過一半議席中有選擇議員的權利,上屆大選84個選區,有82個是無對手下自動當選。由於今次選舉結果可能影響人民行動黨一黨獨大的局面,選民都非常投入競選集會和投票。24歲社工在投票後說:「反對派為貧苦民眾工作,我想給他們一次機會,所以投他們一票。」
執政黨眼見反對派的競選集會每次都有幾萬人參加,加上老一輩的低收入選民在經濟轉型下成為受害人,對執政黨不滿之聲增加,新生代對國家經濟繁榮,但政治和社會制度封閉感到不滿,都渴望改變現狀,令執政黨要打一場硬仗。
為了箍票,執政黨在選前軟硬兼施,先有吳作棟打「金錢政治」牌,承諾若執政黨候選人在工人黨籍國會議員劉程強的選區勝出,將斥資1億坡幣(4.9億港元)重修公屋。
李顯龍一方面打經濟牌,提前公布今年首季經濟增長超過10%的「好消息」,又承諾刺激經濟、照顧貧苦大眾,另方面威脅「如果國會有10-20個反對派議員,將把所有時間花在設法『整治』(Fix)他們」。
此言一出,引起反對黨的圍攻,指國會即使出現20個反對議員,也不會影響國家施政,為何令總理無法處理國事,迫使李顯龍前晚罕有發表道歉聲明,指他所說的fix,並非「整治」,而是「對付」的意思。
李顯龍不採用過往訴諸法律控告反對派誹謗的做法,而是道歉,目的是要向選民顯示其親民形象,走出自己的領導風格。
法新社/美聯社/路透社/新加坡《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