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的仁濟醫院醫生范寧,親身體會落後地區病人的需要,去年參與國際紅十字會的救援工作,到落後的肯雅為當地病人診症3個半月,令他感慨生命在那裏異常脆弱,「如果喺香港,有啲病人就唔使死」,這些經歷更激發他更有熱忱到第三世界關懷病人。
范寧返港後接受訪問時說,他本屬外科專科,到肯雅卻要充當婦產科醫生,「事前雖已接受專科訓練,但係同BB接生好緊張,接咗20個BB,有3個一出嚟已經死咗,其餘個個體重唔夠1公斤。當地冇氧氣箱,只係用紗布包住保溫。」
「希望下次去中東」
愛滋病在非洲十分普遍,但醫療設施落後,醫護人員沒有足夠醫療裝備。范寧坦言,照顧病人要格外小心,他治療的一名腳傷病人,動了多次手術,傷口仍不癒合,後來驗血發現是愛滋病患者。「當地醫護人員好有專業精神,佢哋冇歧視愛滋病人,用愛心同耐性照顧佢哋。」范寧與這名病人相處個多月,亦與他成為好友。
在肯雅義診3個半月,最令他印象深刻,便是有1名1歲嬰兒,50%皮膚被熱水燙傷,經治療病情好轉,但1星期後無故突然死亡。他感慨道:「如果喺香港,有啲病人就唔使死。」他深深體會到,生命在落後國家變得異常脆弱,激發他更有熱忱到第三世界關懷病人。
「落後國家好多人需要關心,我希望下次可以去中東救人。」范寧感到香港人很善心,遇到大災難即慷慨解囊,他希望有更多人坐言起行參與救援工作,將愛心帶到世界每一角落。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