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義?陳綺貞有她的詮釋。我覺得,以一個地名作終點的旅行太Out了,反而為一個人、一件事去旅行,那地方才令人深刻銘誌。
那件事來了。5月1日至4日,北京海淀公園的第7屆迷笛音樂節。有點像每年4月台灣墾丁的春天吶喊。我掹朋友衫尾去過,Hea一Hea,Drink一Drink,看周遭的人都是我族類,已經渾身舒服。全台灣以及老外樂隊也來了,知名的不知名的輪着上台下台,都對不上號了。不緊要呀,一個趴地,Label我們始終比身邊凡人多了一點點要求、追求、需求、渴求、奢求咁大把。夠!
迷笛=Midi。來自全國的高手,5月都聚到京城來了,總能找到所愛。今年分類算清晰:MainStage主攻搖滾(香港的秋紅也去了);GuitarChinaStage就玩吉他、貝司單挑獨鬥,即興上場Jam又得;MiniMidiStage玩電音;DanceMusicStage由國內DJ一較高下。公園內的人,要幾Punk有幾Punk,文化界的也來了。台上的人,動機不一,有人為爭取一紙合約的機會,也有人搭火車來跟老友聚聚、聊聊、吹吹、爽爽。京城就是這樣有趣,文化的底蘊一下子都浮上來了,夜裏再去13Club、無名高地找找同類的人,很易。這些人,上海就遇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