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賣肉」形容浸會大學舉辦的第4屆「大中華大學生影視獎」,好像有點涼薄,但2套港產作品又確實與「肉」有緣。《我愛裸體》男男女女全裸上陣無格仔,可惜未過電檢已被台灣學生技術性擊倒,輸了;另一套《那年曇花開過》是12個獎項中唯一獲獎港產作品,導演阿偉卻自嘲:「我得嘅係豬肉獎?」雖然有線電視會播放頒獎典禮及得獎作品,但Sorry,前者敗北後者基於版權問題無得播,我有幸看齊2套足本作品,你只可欣賞報紙片段硬照,又或密切留意演藝或浸會幾時搞分享會吧。
記者:陸伊琳
攝影:林栢鈞、何家亮、黃子偉
唯一得獎港產作品
被喻為學界奧斯卡的第4屆「大中華大學生影視獎」,有中、港、台、新加坡及澳門多達45間院校參加,作品超過100部,評選類別分實驗片、動畫、劇情及紀錄片,頒獎禮於上星期舉行,賽果力證主辦單位浸會大學沒造馬,因浸會同學的作品全軍覆沒,香港只憑演藝學院同學李志偉的《那年曇花開過》獲得劇情片組別的「評委會特別獎」,內容講述一對父子在暑假發生的故事,爸爸想兒子出國留學,但兒子只顧終日玩樂無心出國……李志偉自嘲:「呢套作品係我嘅畢業功課,拍得靚好有Mood,但不足之處係故事薄弱,分鏡唔夠清晰,所以參加過好多頒獎禮都未贏過大獎,攞嚟攞去都係啲甚麼特別獎,即係豬肉獎!」
天體愛好者鼎力參與
另一套港產搶眼之作《我愛裸體》題材敏感拍攝大膽,可惜最後落敗,導演浸大電影電視系研究生陳兆忠說:「我走訪學者、議員同街坊,邀請3位『人體藝術協會』(又稱「天體會」)會員演出,跟足佢哋個幾月,希望拍到天體愛好者嘅生活模式。」3位主角包括「天體會」會長Simon全裸演出,「呢套作品係我舊年嘅功課之一,內容圍繞設立合法天體區嘅可行性。我挑戰尺度,佢哋喺屋企全裸睇電視、聯誼,甚至行山都盡入鏡頭。套片一定係合格作品,要挑剔嘅係時間太短,遺憾在只得個幾月時間跟Simon,未能夠將人物完全立體起嚟,一條好嘅紀錄片,真係好花時間去製作同籌備。」
香港作品欠創造性
導演莊文強大讚今年的作品極有水準:「台灣學生嘅作品,喺故事及技術上都有好大進步。」至於今屆港仔只分得1個豬肉獎,評審員之一的導演張虹則說:「台灣學生嘅作品故事性強技術又有水準,香港學生有技術但欠缺創造性,可能同閱讀習慣有關,台灣人熱愛閱讀,香港人呢?少之又少,肯花心機睇電影嘅香港學生都太少,咁都會影響創作能力。」
頒獎禮有驚有喜
驚喜一:全城導演撐場支持
頒獎禮當晚不少名人、導演空群出席支持,包括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浸大校長吳清輝、許冠文、劉天賜、徐小明、任達華、莊文強、羅啟銳、張婉婷、吳思遠、馬偉豪、張同祖等等,每位都好歡迎學界多搞這類活動,有助推動電影業兼發掘更多人材。
驚喜二:嘉賓搞笑又夠壓場
頒獎嘉賓有大導、名嘴,台上發言偶有佳作,如許冠文的啜核諷刺:「要救香港電影業,首先香港編劇要走晒去荷李活工作,拉低佢哋嘅水平!」另一巴閉之處是壓軸表演嘉賓竟是人氣急升的吳國敬,他笑言:「好耐都無上過台唱歌,發台瘟。」最後連唱2首經典金曲。
驚嚇一:學生表演不敢恭維
演藝學院及浸會分別派出學生表演,前者表演現代舞,少一點藝術細胞都看不明,悶透!後者夾Band大唱80年代雞尾歌,3位主唱的男同學西裝骨骨,與背後的RockBand格格不入,高音走、低音差,又入唔到Key,浪費背後的Bandsound。
驚嚇二:同學唔願落台
大約只有一半得獎者現身頒獎禮,頒到「優秀動畫獎」,一位代領獎的同學打死不願落台,不理現場PA打圈,一輪嘴說出感謝詞,又話好遺憾自己唔係得獎者,場面搞笑。
得獎名單
頒獎禮
播映時間:5月7日9:00pm(有線娛樂台)
精選作品
播映時間:5月8日至11日、15至18日9:00pm(有線電影2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