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籲進食前徹底洗淨食物<br>生吃鼻涕蟲男子腦炎死

專家籲進食前徹底洗淨食物
生吃鼻涕蟲男子腦炎死

【本報訊】魚生、鮮蠔、生牛肉鮮甜美味,是港人熱愛的佳餚,也令多種過往鮮有出現的寄生蟲成功侵襲人類。本港近年有不少吃生肉而感染的個案,有人更因生吃鼻涕蟲(蛞蝓),而被廣東住血線蟲(AngiostrongylusCantonensis)入侵,惡蟲更鑽進病者的腦袋,令病者神志昏亂,最後因腦炎死亡。有微生物學家呼籲巿民勿生吃食物,蔬菜要徹底洗淨。 記者:張嘉雯

居港的1名57歲尼泊爾籍男子於2001年因發燒、關節痛、腹痛,被送律敦治醫院,送院後神志昏亂,病人最後因腦炎死亡,其後發現是感染了廣東住血線蟲,寄生蟲其後游至病人腦部,影響病人神志,「我哋喺佢腦部嘅切片度搵到好多幼蟲,因為人唔係佢嘅天然宿主,所以佢游咗去個腦後就迷咗路,唔識走返出嚟,就會破壞腦組織。」

無方法準確驗蟲

當時有診斷過該病者的香港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世賢稱,東南亞國家有吃生蛞蝓和蝸牛的習慣,患病男子正是懷疑吃了生蛞蝓。他解釋,廣東住血線蟲可在鼠類間互相傳播,存在於蛞蝓、蝸牛及生的蔬菜中,人類進食後,可潛伏兩周,「食有菜沙律危唔危險視乎啲菜嘅種植環境,如果啲老鼠行過,有糞便留低,食咗就會感染。」
根據文獻,醫學界過去曾在日本、泰國、太平洋島嶼、中國大陸、澳洲等發現人類感染個案,「後遺症視乎條蟲破壞咗邊條神經,可以影響視覺同聽覺。」他呼籲巿民盡量避免生吃蛞蝓、蝸牛及蝦蟹,特別是從內地或東南亞進口的,蔬菜則要徹底清洗。
另一禍從口入個案,是數年前1名曾到內地食蟹的中年男子,他回港後,出現類似肺結核的病徵,包括發燒、肺片有陰影、痰液帶血,醫生最後在其痰液中找到蟲卵,證實是肺吸蟲,原來他所吃的不是一般經煮熟的蟹,而是浸酒後生食的醉蟹,其實酒根本沒有殺菌的作用。黃世賢說,肺吸蟲在淡水中產卵,幼蟲階段需經兩個宿主,普遍存在於淡水食物中,可以寄生在肺部長達10年。
他提醒巿民,現時沒有方法能準確檢驗體內是否有蟲,「可以驗吓糞便有無蟲卵,但唔係每次都有,同埋如果條蟲喺啲肌肉度,就驗唔到。」除鼻涕蟲、淡水魚及蟹外,生吃海水魚也可引致寄生蟲入侵,如吃三文魚、鱈魚及青花魚可感染複管線蟲,此蟲可鑽穿胃壁、進入腹腔,導致肚痛及出疹等敏感反應;吃生肉類可感染弓型蟲,孕婦如不幸受感染,會影響胎兒。

華支睪吸蟲是本港最常見的腸道寄生蟲,可透過食用淡水魚感染。

港人近年感染糞類圓線蟲數字急升,此蟲可在人體內大量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