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迫退陳太有害無益 - 盧峯

蘋論:迫退陳太有害無益 - 盧峯

在備受親中陣營人士高調批評後,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女士禁不住動氣的問:「佢哋使唔使用咁多人力物力做咁多小動作去搞一個人呢?」問題的答案其實很簡單、很明顯,「佢哋」(親中陣營人士)不僅有需要做小動作針對陳太,而且搞的小動作只會愈來愈多、愈來愈尖銳、愈來愈厲害,因為只有搞垮陳太才能防止特首選舉出現任何暗湧、才能確保現任特首曾蔭權先生無風無浪的連任;陳太可要對這些明槍暗箭作好心理準備。
特首選舉雖然還有大半年才舉行,但親中陣營人士已急不及待的出手為曾特首連任鋪路、為曾特首連任掃除障礙,包括全力聯絡及推動挺曾的團體及人士參與八百人選委會的選舉、包括營造挺曾的聲勢,當然更包括全力打擊曾特首的潛在競選對手;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女士的領導才能、行政經驗、人脈關係都絕不遜於曾特首,加上民望長期高企,她自然成為重點的打擊對象;此所以近期不斷有親中陣營人士如陳永棋、曾憲梓等高調批評陳太沒有建樹、沒有功績,甚至質疑她阻撓中港經濟融合,希望藉此抹黑陳太。
而當八百人選委會選出、當特首選舉敲響戰鼓後,這樣的攻擊、這樣的批評肯定會進一步加劇,甚至可能出現大量似是而非的人身攻擊;因為親中陣營人士深知,陳太是唯一一個有機會在選委會拿到足夠提名跟曾特首爭一日之長短的人、是唯一一個可以令特首選舉不按北京欽定「劇本」辦事的人,親中陣營人士自然要用盡種種方法令陳太因抵受不住壓力而退出、令陳太知難而退。

但是,親中陣營人士這種把曾特首對手消滅於萌芽狀態的做法不僅會損害特首選舉的認受性、不僅會令特首選舉變成無意義的鬧劇,更會損害香港的政治發展進程。
回歸接近九年以來香港進行了三次特首選舉,其中只有第一屆特首選舉有四位候選人角逐,選舉的過程也勉強有點競爭的意味;但第二屆特首選舉及去年的補選已變成一人自導自演的獨腳戲、已變成一人自動當選的鬧劇,公眾既無法參與、更連比較不同候選人的機會也沒有。若果明年的特首選舉再次因有實力的候選人被嚇退、被封殺而變成曾特首的獨腳戲或「加冕儀式」,那只能再一次表明特首選舉根本不容許任何公眾參與、根本不容許任何有意義的公眾討論,市民以至選委會成員只能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接受曾特首連任。這對曾特首的認受性、對特首選舉的認受性都是非常不利的。
此外,讓有實力的候選人跟曾特首角逐至少可以讓曾特首要更清楚向選委會及公眾交代他的施政理念、至少可以讓公眾透過比較不同候選人的政綱及理念了解香港未來的發展方向及選擇、至少令曾特首不能蒙混過關。但若果親中陣營人士成功迫退像陳太這樣的競爭者,曾特首將可以毫不費力的連任,甚至不需要積極回應公眾的質疑及訴求。這對香港的政治發展、對促使特首施政更貼近民心民意都是有害無益的。
蘇聯垮台以前,民眾老愛拿蘇聯那有名無實的選舉制度開玩笑,其中一個是這樣的:有人問,蘇聯何時有第一次選舉?另一人說,是當上帝把夏娃放在亞當面前叫他為自己挑選妻子的時候。若果親中陣營人士真的把曾特首的對手如陳太等迫退,明年的特首選舉將變成亞當選妻一樣,市民只能按北大人的意旨、按北大人的安排接受像曾蔭權先生那樣的夏娃、接受曾蔭權先生出任特首。這怎能令市民心服、對香港有甚麼好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