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被拐帶離港60多年,陳淑葵婆婆有1個夢想,就是重臨故地,尋找失散的親人。在五一黃金周,她終於返回油麻地尋親,可惜舊居早已拆卸,現在的油麻地對她沒有絲毫印象。她知道尋親夢難圓,但在暮年返到生於斯的地方,算是了卻心願。 記者:吳淑義
現年81歲的陳婆婆,別名陳牛奶,據她憶述,其父名叫陳雄,母親人稱「四嫂」,另外只記得一對弟妹叫陳珍好及「狗仔」,一家住在油麻地新填地街17號2樓,父親在油麻地碼頭任水工,由於生活艱難,她年幼時被送到1個家庭做養女。
遇上海盜財物盡失
其養父名郭藤,養母姓梁人稱「七嬸」,另還有兄姐郭錦全及郭帶富,及姓林大嫂,住在油麻地上海街。陳婆婆指出,當年她在附近的爆竹廠做童工,直到1941冬某一天,15歲的她在爆竹廠宿舍熟睡時被人拍醒,對方聲言香港已經淪陷,要她立即走難,結果她與數百名女童乘漁船離開。
經過兩日兩夜船程終於到達內地湛江,其間遇海盜打劫,她身上的財物及證件被搜掠一空。陳婆婆稱,去到湛江是噩夢的開始,一眾女童原來遭人拐帶,她被賣給1名地主作勞僕,每日要做操重工作,並飽受虐打凌辱,試過幾次逃走亦被捉回,受盡百般折磨。
兒子陪伴找尋記憶
最後1次逃走終於成功,她走到徐聞縣桃園村,得到1個養牛戶收留,在該處落地生根,結婚後並育有1子,但丈夫數年後去世,他帶着兒子改嫁,再育有2子1女,可是丈夫又在幼女9個月大時去世。在30多年來,陳婆婆含辛茹苦,將數名子女養育成人,多年來她沒有忘記尋根,以及尋回失散的親人。
其第3名兒子鄭可盟,為圓母親的尋親夢,年前已在當地的報章刊登尋人廣告,到今年五一黃金周,鄭與妻子及兒子陪同陳婆婆來港展開尋親之旅,他們於前日到埗,入住油麻地一間賓館,放下行李即前往舊時居所尋找,由於少小離家老大回,現在的上海街及新填地街,已無法令她勾起半點回憶。
只認得尖沙嘴鐘樓
同時,60多年後的油麻地早已人面全非,老街坊對陳婆婆的遭遇亦感同情,可惜愛莫能助,後來她行到尖沙嘴碼頭,見到鐘樓登時感觸落淚,因為鐘樓是她對香港唯一留下的印象,念及幼時與親人去過尖沙嘴火車站,不禁老淚縱橫。
由於尋親不果,昨日陳婆婆與兒子到油麻地警署報案,警方勸其向傳媒求助。陳婆婆說,相信父母及養父母已不在人世,希望兄弟姐妹仍健在,以及有市民提供消息。其子亦說,老人家返回故地尋根,已算是達成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