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1項調查發現,高達66%受訪婦女經常感到強烈尿意,51%更曾因而漏尿,情況令人憂慮。有專科醫生指出,尿頻及失禁等均是「膀胱過度活動症」的症狀,困擾40%的15歲以上婦女,呼籲患者正視患病,並及早求診。兼任瑜伽導師的藝人鍾麗淇指出,簡單的瑜伽動作也可有效強化盆骨及下陰部的肌肉,預防該症。
咳嗽大笑致漏尿
香港泌尿婦科協會會長張偉麗昨在記者會上引述該項調查指,在500位40至50歲、曾生育的婦女中,61%人日間小便多達8次或以上;51%稱強烈尿意已到達不能控制的地步;71%曾因咳嗽、大笑等而引致漏尿;51%曾因強烈尿意而漏尿,顯示中年媽咪的患病情況非常嚴重。
籲患者及早求診
她指出小便頻密、夜遺小便或失禁等,均是膀胱過動症的病徵,即膀胱在尿液盛滿前提早收縮而導致尿失禁,屬於長期病。雖然以往有調查顯示此症影響本港40%婦女,而患病年齡更由10年前的60至70歲,大幅下降至40至50歲,但部份患者卻礙於羞愧而未予正視,以致延誤診治。
其實此症的治療非常簡單,患者可從藥物治療、膀胱功能訓練、間斷自行導尿及外科手術等改善病況。她又稱,患者可每日運動骨盆底部肌肉,即如忍便般收縮肌肉,以提升肌肉控制能力。由於由喝水至排尿需時3小時,所以患者應每隔3小時才喝水1次,以分清「真急」和「假急」。
膀胱過度活動症患者葉女士及麥女士昨日同聲說,患病期間生活及情緒都備受困擾,但接受治療後情況已大有改善,呼籲患者及早求診,切勿諱疾忌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