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帶挈144億 庫房分53億<br>外匯基金首季賺182億<br>

股市帶挈144億 庫房分53億
外匯基金首季賺182億

外界質疑外滙基金投資回報率偏低之際,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昨日披露,外滙基金今年首季投資勁賺182億元,是有披露以來最好的首季成績,原因是股市暢旺,股票投資獲利豐。財政儲備從外滙基金分賬53億元,但任總強調市場波動仍大,全年的分賬不能簡單以「首季(表現)乘四」推算。

【本報訊】任志剛昨日在立法會公布,外滙基金今年首季投資收入賺182億元,是01年該局披露季度成績以來最高首季紀錄,也扭轉去年同期虧損21億元情況,其中股票收益貢獻最多。

不保證佳績可持續

財政儲備從外滙基金分賬53億元,高於去年每季的分賬金額,跟財政司司長預測,今個財政年度全年庫房獲182.13億元進賬相符,但任志剛強調投資市場波動仍大,全年「埋數」不能簡單以「首季(表現)乘四」推算。
議員紛紛提問,坐擁萬億元的外滙基金,能否改變過於保守的投資組合,以提高回報。任志剛回應說,認同在確立需要多少財政儲備以保持港元滙率穩定的前提,並取得公眾及議會等共識下,讓外滙基金「進取啲冒多啲風險」,爭取更高回報,並非不能考慮,但公眾要明白減低外滙基金投資流動性的同時,要付出代價,界定多少儲備才足夠的技術性課題,也不易處理,若共識錯誤,後果堪虞。

歷來最佳首季成績

截至3月底外滙基金累積盈餘增加107億元,期內投資收入錄得182億元,是歷來最好的首季成績,港股及其他股票,分別獲利67億及77億元(共144億元),佔資產類別77%的債券,受首季加息效應的影響,令孳息扯高及債價下跌,僅獲利1億元。
一財資市場人士認為,第2季外滙基金應會繼續受惠於股市,及外幣兌美元轉強的外滙收益,但息口見頂未明,故債券投資仍然受壓。
任志剛表示,首季外滙基金收益主要來自股票,雖然期內美元兌歐元或日圓等貨幣,滙價波幅甚大,但季末與季初以市價計算,差別不大,任氏呼籲外界在衡量外滙基金投資表現時,應根據外滙基金基準投資組合引伸的基準投資回報率,作為比較基礎。
外滙基金的法定目標並非一般投資基金,以追求回報為首要考慮,但他指出,該局內部也一直有就不影響貨幣穩定前提下,爭取更高回報作出研究,本身也「有不同方案備用」,他鼓勵各界可要就這個課題啓動討論,惟最後要由財政司司長決定。

爭取高回報有代價

立法會議員陳鑑林建議恢復以外滙基金投資公司,代替外聘基金經理,增加外滙基金投資靈活性並扮演管理角色,任志剛說,以專責公司處理該局不宜直接管理的資產,可以討論,但前提仍要先取得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