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愛國教會近日頻頻違背教廷意旨,擅自任命祝聖主教,並非是愛國會心血來潮、自把自為,而是北京當局精心策劃的試探梵蒂岡底線的舉動。
北京處理中梵關係的並非由外交部一個部門決策,而是由外交部、統戰部和國家宗教事務局等聯合組成的一個專責小組負責,而天主教愛國會只是在按照該小組的指示行事而已。
向對宗教影響力恐懼
對與梵蒂岡建交,北京的態度一向不是太着急。對北京當局來說,與梵蒂岡建交可謂有利有弊,利者,當然是進一步壓縮台灣的外交空間,教廷是台灣在歐洲的最後一個邦交國,而與台灣保持邦交的中南美洲國家,絕大多數如陳水扁今次出訪的巴拉圭與哥斯達黎加一樣,屬於天主教國家,梵蒂岡與台灣斷交,對這些國家或者會產生骨牌效應。
但北京同時亦擔心與梵蒂岡建交會帶來一些不利其統治的負面影響。一向以來,中共政權對宗教的影響力十分恐懼,遠如藏傳佛教精神領袖達賴喇嘛,近如法輪功的創始人李洪志,都令中共感覺管治上多了很多麻煩,1990年代教會在波蘭甚至整個東歐變天中所扮演的角色,更令北京印象深刻。
提升佛教壓抑基督徒
近年來,中共當局對宗教的態度有所緩和,試圖將宗教作為紓緩社會矛盾、保持社會穩定的工具,因此,上月在浙江杭州舉辦首次世界佛教論壇,並計劃在北京設立佛教大學,如此大幅提升佛教地位,事實上也頗有壓抑天主教、基督教之意。
中共的外交鬥爭策略一向主張亦張亦弛,鬥而不破。雖然近期中梵關係劍拔弩張,但有消息稱,稍後北京會再放軟身段,重新與梵蒂岡「合作」,祝聖經雙方認可的遼寧教區主教。 本報記者